援青干部魏伯平:做的还不够 想为青海再尽力

发布时间: 2016-10-09 11:16:30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潘彬彬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魏伯平,援青,泽库县,第二故乡

作为西北人的魏伯平,似乎命中就与青海有着不解之缘。1998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利用休假之际第一次踏上青海这片土地后,青海——这两个字便“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随着参加第一批、第三批援青干部,青海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此刻虽然距离他第一次来青海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了,但是谈及第一次支援青海时的感受,魏伯平仍然历历在目。“当时,到了青海的除玉树、果洛以外的州、市等很多地方,看到了、感受了青海很多贫困地区的老百姓生活得很苦。”魏伯平告诉记者,2003年到国务院扶贫办工作后,他去了全国很多地方贫困地区,也看到了很多贫困地区贫困百姓的生活艰辛、生产困难,就萌生了来贫困地区工作的念头。

2010年,得知选派中央国家机关第一批援青干部消息后,魏伯平是国务院扶贫办第一个报名参加的干部,从千里之外的北京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担任泽库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泽库,藏语名字“夏德日”,被诠释为“高寒偏远连鸟都难飞翔的地方”,但魏伯平说,为了让朋友们记住泽库这个名字,他给新老朋友们将泽库解释为“毛泽东思想的宝库”。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760米,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初到泽库,魏伯平首先考虑的是能为青海做些什么,他不顾高原反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开始了他援青工作的第一步。

“如何让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提高泽库县广大牧民群众的收入,是我当时的首要工作任务。”魏伯平说道。

通过调查研究后,魏伯平结合游牧民定居工程中减人、减畜、增收的原则,用国务院扶贫办的1200万科技扶贫资金先后在泽库县落实了“防灾减灾青甘草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两个项目,让泽库人民实现了种草养畜、科学养畜的生产经营方式。

时间一晃而过,三年的援青工作很快就结束了。虽然魏伯平牵头的两个项目在泽库成功落地,但是回到北京的他依旧牵挂着他的项目、牵挂着泽库人民。

“第一次援青结束回北京后,在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同时,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我的项目有没有继续发展扩大,有没有继续为泽库百姓带来实惠。”魏伯平说,“我这次来青海,首先就是想实地看看我当时的项目怎么样了,其次就是想再为青海尽份力。”

带着对青海的挂念之情,魏伯平再次主动报名参加了第三批援青干部,第三次踏上青海这片热土。

再次援青来到青海,魏伯平首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青海省十二五成就展里,他第一次援青时的两个项目均在其中。“看到我的两个项目都在青海省十二五成就展里,真的很欣慰,对这次的援青工作充满了斗志。”

接受记者采访时,魏伯平激动地告诉记者,那些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现在我仍然记得当年一个人在草场的周转房居住的日子、只有借外出开会之际才能洗澡的日子……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那三年没有白干。”

今年7月再次来到青海,虽然多了一份对妻子和孩子挂念,但这并没有影响魏伯平对青海的工作热情。对项目的担忧消除之后,魏伯平再次开始了他的援青工作。虽然这次援青没能再到基层工作,而是担任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党组成员、对口援青办公室主任一职,但“有备而来”的他,带着新项目“油用牡丹”来到青海,来青海仅仅一多月时间,通过在西宁、海东、海南等市、州的深入基层调研,更加坚定了发展牡丹产业的信心,想尽快让新项目为更多的青海人带来实惠。

1998年、2010年、2016年,18年间的三次青海行对于魏伯平来说,每一次的青海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第一次来青海,被这里的景和人吸引。第二次来青海,带着一腔热血,真心想为青海人民做些事情。第三次来青海,觉得之前做的还不够,想为青海再尽一份力。”

“一次援青行,一生青海情。”这是援青干部们常说的一句话。而对于魏伯平,他对青海的爱、对青海的情已经融入到血液中,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