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系"地球上的红飘带" 长征精神助推"小康"新征程

发布时间: 2016-10-06 15:06:19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作者: 李川 张思怡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长征精神,吴起县,奔小康,侵蚀模数,谢有法,网信办,走转改

  薛家寨绝壁寨洞,红军曾经的修械所。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思怡摄

这里唱响了一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赞歌。

当记者团来到薛家寨革命旧址,摆在这群年轻人面前的有两条路,陡峭艰险的前路和后人开发的蜿蜒却路缓的后山。“走前路!沿着先辈的足迹才是真正的重走长征路!”一声鼓舞,我们充满力量。这是悬崖上的红区心脏,我们难以想象隐藏在丹霞地貌峭壁之下的一个个岩洞竟然是曾经的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后勤仓库……当记者团在山顶高呼胜利的那一刻,一道阳光撕裂积压的乌云倾泻而下,80多年前红军到达这里的时候,是否也曾沐浴这样的阳光,我想那时,天格外蓝,阳光格外温暖,因为正是这里,孕育了革命奇迹。

当记者团站在延安宝塔山上俯视整座城市时,清凉山、总理桥,一一映入眼帘。曾经的革命情怀令人动容。“笔和枪一样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也许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我们不必奔赴战场,却肩负着同样重大的责任,为晴朗网络夜以继日奋斗不止。

  《延安保育院》大型红色音乐剧演出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思怡摄

这里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撼天地的红色故事。

“山丹丹花儿红红,河水流向远方,宝贝宝贝快快睡,妈妈爱你……”一曲清唱,观众潸然泪下。在延安辉煌的革命历史中,还孕育着“延安保育院”这动人的故事。在抗战时期,为解除抗战军民的后顾之忧,由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的遗孤。

革命战士临终前听女儿叫的一声“爸爸”;转移时,因人力物资匮乏不得不留下一个孩子时,院长女儿的一句“妈妈,我留下吧”;行军途中,乡亲的孩子重病,被战士们仅剩的一支药剂救治后,村民们充满感激的一声“谢谢亲人”;保育院院长被洪水卷走时,被她养育多年的小主人公宏远一声感人至深的“妈妈!”……

这是那个年代抗战军民奋斗的缩影与真实写照,这份大爱是中国人特有的力量。汶川地震时的众志成城、国土不容侵犯时的万众一心……革命为我们刻下红色记忆,让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凝聚的因子。

     1   2   3   4   5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