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宁德定理写就中国版脱贫经济学

发布时间: 2016-09-19 10:21:39 | 来源: 中国青年网 | 作者: 岳巍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弱鸟先飞,滴水石穿,习近平,宁德定理,脱贫

  赤溪村新貌。赤溪村供图

宁德定理在实践中屡试不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宁德定理如今也在闽东大地践行了近30个年头。抚今追昔,下党村的老刘告诉记者,1989年,这里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镇”,下党村通往四处毗邻乡镇,都得翻山越岭步行10多公里,买卖东西只能靠肩挑背驮,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

如今,下党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602元。以农业、林业、茶业、畜牧业为主体的立体农业格局初具规模,下一步更深层次的旅游业态也即将全面展开。

其实,不仅在下党村,宁德地区还有许多从宁德定理中受益匪浅的村落。这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恐怕就是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的赤溪村。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的正是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畲族百姓贫困的生活状况。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有组织扶贫攻坚的帷幕。

32年过去,当记者来到赤溪村时,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完善的行政服务配套,游客在蝴蝶园中合影……

根据赤溪村支部书记杜家住介绍,1984年赤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66元,而去年这个数字达到13649元。人均住房面积也从8.4平方米的“茅草屋、木瓦房”升级为人均36.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

如今,村里的公路总里程达58.6公里,到达高速公路和太姥山景区仅需20分钟。立足优美生态、畲族文化等资源的赤溪村,还通过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实施“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去年,该村实现村财收入32万元,而在1984年村里的财政还是负债10多万元。

2016年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在视频连线时,习总书记所说:“我在宁德讲过,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从一个县,到一个国,习近平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脱贫经验让国人受益,让世人瞩目。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他的主旨演讲振聋发聩:“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

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   2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