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处大山,交通不便,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兴仁村曾照清夫妇自家果园里170多亩金桔去年销售遇阻。不过,在一支学生团队的帮扶下,曾照清夫妇今年通过互联网销售了近五千斤金桔,直接创收五万元。
这支学生团队来自中南大学扶贫队,他们主要运用电商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但江华瑶族风情浓郁、农业产品丰盛,有机大米、瑶山雪梨、江华金桔声名远播,被誉为“神州瑶都”。
2012年,中南大学被安排定点扶贫江华。如何破除信息不对称、资源流通渠道障碍,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成为中南大学定点扶贫的重点。
针对当地农产品销售困境,中南大学先后组织22个学校职能部门、10余个二级学院的52位专家学者,前往江华县开展调研工作,明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农业、文化及旅游产品,制定发展农村电商的思路,促进当地老百姓实现增收。
“扶贫工作高校要发挥什么优势呢?最大的优势还是人才。”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说,帮助江华在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该校决定以“农村电商”为抓手,加大结对帮扶工作力度,全力支持江华经济建设。
今年4月,中南大学团组织启动了“情系江华·赢在中南”大学生农村电商创业实战计划,吸引7000余学生报名参与,共投入40万元立项支持100支学生创业团队奔赴江华,围绕江华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民族手工艺品等开展电商营销和推介。
中南大学团委书记胡杨表示,电商产品数目繁杂、品种多样,江华县产品要想吸引网络消费者眼球,获得市场青睐,关键要突出特色与品牌。为此,该校充分发挥专业和智力优势,挖掘优化当地资源产品,打好“纯天然”、“原生态”、“民族风”三张牌。
江华大路铺镇毛志贵是当地的养蜂大户,以往销售蜂蜜主要靠传统零售。针对这一情况,中南大学“瑶山蜜”创业团队帮助其细分产品类别,进行二次精包装,为其开通了蜂蜜销售微信公众号,接受全国网上订单。
短短一个月,毛志贵的蜂蜜就销售数百公斤。“没想到电商威力这么大。”现在,毛志贵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乡加入电商队伍。
胡杨认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民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依靠电商脱贫,关键是让基层百姓掌握电商销售的基本技能,解决好百姓“不会”的问题。
胡杨表示,中南大学采取“1+1创业帮扶”计划,即学校立项支持的学生团队经过创业实战后,积累了一定经验,反过来再教会农户使用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想要实现江华地区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关键是要变‘输血’为‘造血。’”
“学校启动的农村电商创业实战计划,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组建团队、产生创意和解决问题,更给瑶山深处的江华带来了依靠电商致富的一股新鲜风气。”胡杨说,相比学生进行电商创业,更重要的是教会当地百姓如何使用电商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脱贫关键是培训储备好电商发展的后续人才。胡杨表示,中南大学校团委还在江华县职业中专设立中南大学青年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并举办首期电商培训班,为江华电商企业负责人、农村淘宝合伙人及江华县职业中专在内的50余名学员培训网页设计、产品策划、网络营销等课程。
截至今年7月,已有87个团队通过微店、淘宝等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线上营销渠道,42支团队开始了线上营销,总计营销额近20万元,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地和俄罗斯。学生团队还通过微博、微信平台,累计发布江华特色产品推介网文200余篇,总阅读量突破20万。
校方表示,在推进农村电商扶贫的过程中,工作组以线上销售促进线下生产,以市场需求倒逼当地产业提质升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往农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产量需求,农民自发走上组织化生产和合作经营的路子,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胡杨说,中南大学将不断探索和完善“互联网+定点扶贫”路子,充分发挥研究生支教团的力量,为瑶族百姓早日脱贫致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