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视觉太极”公益互动体验拉开帷幕

发布时间: 2016-08-10 13:25:2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玉莹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太极,非视觉,公益,夏令营,儿慈会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8月9日,“侠友心•太极梦”系列公益活动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受到“非视觉太极”项目帮助的39名儿童相聚在王府井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参加活动并参观了公益摄影展。

活动现场,视障、听障、留守孩子们一起为所有观众表演了刻苦排练的节目:孩子们腰部一开一合,配合着呼吸鼓荡,裆胯在不断地旋转,充分展现出所学太极的功夫内涵。节目以古朴的《出塞》开始,以侠友太极七势拳结尾。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憨萌姿态,赢得了阵阵掌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很多都是第一次来京。为期8天的“非视觉太极”公益夏令营期间,他们除了学习太极,还将游览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坛等首都名胜,还参观钧天坊,了解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的古琴。

开幕式上,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在致辞中说道,中华儿慈会坚持“以慈为怀 从善如流 呵护未来 促进和谐”的宗旨,成立六年来就住了一百余万名儿童,至今筹集善款额超过七亿元。同时,“侠友心太极梦”项目是由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劝项目资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童缘项目是中华儿慈会推出的资助型、支持型项目,通过资助民间公益项目、支持公益组织联合劝募、开展各类儿童公益活动、建立公益实践基地、开展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从而帮助到各类困境儿童。几年来,通过中华儿慈会募集的善款,童缘项目已经陆续资助了214个公益项目,支持了49家公益组织开展联合劝募工作,开展超过300余次的公益活动,吸引了8万余志愿者投入22余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侠友书院万周迎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努力,侠友新社成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项目执行机构。之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侠友新社在北京朝阳区三元桥北的凤凰城创建了侠友太极书院。侠友太极助盲项目成为中华儿慈会合作项目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里环境优美,安静舒适。以传统太极拳、传统文化及传统中医为媒介,侠友太极书院是一个健康友好的残健互助交流平台。侠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盲人和其他残障人士探索一条自尊自立自强的发展模式,在这里大家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创造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和阳光的生活态度。此外,万院长还特别感谢了中华儿慈会童缘项目给他们提供的启动资金9万元,帮助他们在项目启动之初提供的大力帮助,也希望童缘项目可以帮助更多爱心组织稳步发展。

记者获悉,从8月1日开始,以“非视觉太极”为主题的系列公益活动在北京王府井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七层举办。活动包括“非视觉太极”摄影展、“非视觉太极”夏令营、VR视频体验及国学主题沙龙等。本次公益系列活动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侠友太极书院”筹划,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活动持续至31日,为期一个月。

相关阅读:非视觉太极

非视觉太极,顾名思义,颠覆传统的以视觉为主要接受和参照途径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触摸和用心对比、感受等其他感官及体会方式学习太极拳,即:以用心感受和用身体平衡的力量来替代视觉参照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称之为“非视觉太极”。这个概念最先来自侠友的太极助盲教学实践,但是其一直强调的太极拳学习中的非视觉性并不仅仅限于盲人群体。

视觉只是一个学习的通道,而将拳法要领通过身体动作正确体现、建立身体感觉和要领之间的直接关联,这才是最重要的。“非视觉太极”可以最大可能地去除个人技能和门派的束缚,让习练者顺利地回到太极的根本上去。同时去除身心的僵硬和执着,将流于表演和有意做作的东西通过练习化掉。所以,“非视觉太极”体现一种平等的精神,用规范和要领来替代明师的作用,降低了太极拳入门的门槛,让更多人甚至盲人也能顺利地踏入太极的大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夏令营

集体合影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