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进京 黄沙变宝

发布时间: 2016-08-02 11:06:49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  作者: 王连英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京蒙,京密引水渠,科技成果转化,奈曼旗,沙产业

京蒙科技联手共筑青山绿水

内蒙古的小草种到了北京,北京的治沙科技把内蒙古的沙子变宝。在京蒙区域合作中,北京和内蒙古正在运用科技的力量,携手共筑蓝天白云绿地。

走进蒙草生态“草原乡土植物馆”,在种子库 “小草诺亚方舟”的展位中,京津冀北京分库非常引人注目。“这是蒙草生态把‘用当地的乡土植物修复当地的生态’发展理念运用于北京生态建设的成果展示。目前,种子库已收集238份种子,385份土样。” 蒙草公司副总经理高俊刚介绍。

蒙草生态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研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驯化本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和草产业运营的上市企业。2014年,针对京津冀地区缺水的情况,蒙草公司在北京建成了“京津冀周边地区乡土植物研究院,致力于以北京地区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乡土植物资源的搜集、评价、应用、培育及扩繁。目前,该研究院在北京已有两个基地,研究的节水宿根类植物有300多种,其中在北京大量推广种植的有50多种,有一些品种已成功应用到APEC雁栖湖会议中心、京密引水渠团城湖调节池等绿化工程中。此外,今年4月,由蒙草公司与北京市园林局共同编制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绿地节水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蒙草公司推出的“种养一体化”的节水园林方案,也已成功运用到土耳其大使馆、北京东郊森林公园等园林项目中。

内蒙古的小草为首都生态修复、节水做着积极贡献,而北京的科技治沙集团和治沙科研人员也和内蒙古的沙子打上了交道。

在通辽市奈曼旗白音他拉园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生态砂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就坐落于此。该项目以风积沙为原料,研制出的生态砂基建材千变万化——可以透水,也可以保水;可以透气保水,也可以透气不透水;还可以透水不透油。在该项目的展厅里,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由沙子演变而来的产品琳琅满目,有吸水效果极强肥皂盒、透气不透水的花盆、用来建设“海绵城市”的透水砖……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其中沙地占全旗总面积的62%。多年来,奈曼旗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大力发展沙产业,目前全旗有用沙企业达到28家,年用沙50万吨以上,还田200亩,年产值15亿元。特别是仁创集团‘以砂精铸、以砂增油、以砂兴水、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兴农’的科学用沙治沙的探索,为我旗沙产业开创出一条前景广阔的发展之路。” 奈曼旗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奈曼旗的沙子被北京的知名企业变害为宝时,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也在京蒙区域合作的推动下,在产业项目推进、科技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科学院谢华安、赵玉芬院士,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等知名专家,对乌兰布和示范区产业发展进行科技指导;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一帆,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林占熺在示范区建立了科技治沙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相关院士专家,与乌兰布和示范区相关企业开展了多次、多项科技沙产业项目交流与合作。

据悉,自京蒙区域合作以来,除生态建设方面,京蒙科技合作开发还在产学研联盟、研发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来自自治区科技厅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仅高新技术成果转移一项,北京就向内蒙古转移了200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