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当县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

发布时间: 2016-07-18 09:41:52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甘肃,两当县,精准扶贫

看着对面山坡新种的白皮松长势很旺,56岁的甘肃省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农民常建荣满脸喜悦:“自家5亩山地,以前种小麦、玉米只够吃。现在拿地入股,跟着‘互助组’育苗,平日锄草、施肥有报酬,两三年后苗子长大有收益了,还能对半分成。”

两当县实施的“小康互助组”,将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党员干部、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给常建荣这样的贫困农民带来脱贫致富希望。

地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的两当县,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在甘肃省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双联”行动过程中,联村干部们发现,村里的致富能人懂技术、会管理、善销售,有扩大发展规模的愿望;而贫困户有劳力、土地和享受扶贫优惠政策的优势。建立“小康互助组”,鼓励致富能人、发展大户带领贫困乡亲致富——经过深入调研,两当县开出精准扶贫新“方子”。

但明眼人都清楚:倘若处理不好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关系,这个模式不会长久。两当县运用市场机制,让贫困户以土地、劳务和无息贷款、精准脱贫等优惠政策入股,与能人以产业为纽带结对组合,成了“小康互助组”的立足之本。双方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方式,按投入比例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既有效解决了能人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又解决了贫困户进入产业链条门槛高的问题。

灵官村贫困户杜洪林,将自家5亩地及贫困户享受的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参加白皮松种植能人曹宗孟的“小康互助组”。曹宗孟负责投资买苗、市场销售,杜洪林和妻子在曹宗孟的苗林地里务工。“去年,我和媳妇挣了6000多元。”杜洪林告诉我们。

两三年后“小康互助组”的苗林卖了钱,双方还将对半分红。“按目前行情,两年后,1亩白皮松能收入6万元。”杜洪林说。其他贫困户由村里的“联心育苗合作社”带动。合作社以苗木、技术及市场销售为份额入股,贫困户以贷款指标、田间管理或土地等为份额入股,也是对半分红。合作社每年还会付给贫困户每亩500元的土地租金。

通过合作社参与到“小康互助组”中来,贫困群众得以进入到产业链中,联合起来闯市场。贫困户情况千差万别,为了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两当县在组建小康互助组过程中,始终坚持“互助、双赢、发展”理念。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村逐户逐人摸清致贫原因,了解掌握贫困户拥有土地、劳力、政策等资源状况和在发展产业等方面的所需所盼。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党员致富能手,则全面调查摸底他们的产业发展规模与合作意向。

如今,两当县的“小康互助组”已由一种模式发展为7种模式:致富能人帮带型、龙头企业引领型、专业组织带动型、优势互补共富型、电商扶贫拉动型、产业发展服务型、党群结对帮扶型。全县已发展“小康互助组”480个,带动贫困群众2880户1.09万人,实现“小康互助组”带动贫困户全覆盖。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两当人就开始种植食用香菇,但一直未形成规模。前两年,两当县引入黄波菌业科技公司建立示范园,通过建设工厂化菌包生产流水线,将香菇变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宝贝”。

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黄波菌业公司牵头成立“小康互助组”,多年前因车祸失去右臂的骆立功成为被帮扶的一员。他不仅接受公司培训学到技术,且所种植的香菇由公司以保护价收购。每个菌棒在种植时,政府还补贴1元钱。如今,骆立功又成了村里“小康互助组”的带头人,带动贫困户马柏林、马红种了10个棚的香菇。

“有了‘小康互助组’,许多贫困户由‘站着看、等着扶’变为‘想法子、主动干’,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两当县委书记梁英说。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