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凝聚起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的“中国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综述)
又到援藏交接时。连日来,新一批全国援藏干部进藏后,第七、八批援藏交接陆续完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的同时,中央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对口援藏发挥强大组织优势,动员社会广泛参与,补位支撑,凝聚起西藏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的“中国力量”。
三年多来,西藏和承担对口援藏工作的部委、省市密切配合,深层整合各种优质资源,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对口援藏稳定机制和支援模式。
从单一行政援藏到社会援藏
今年春夏之交,首批76名来自北京、江苏等内地17个省市学校及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的“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分赴西藏各地后,又有700余名教师将于秋季学期开学前进藏,帮助西藏教育发展,开启全国教育援藏新模式。
十八大以后,中央各部委和省市把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科学谋划干部人才援藏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据统计,援藏工作实施21年来,先后派出6000多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落实项目8855项,资金333.9亿元,其中第七批援藏干部1343名,落实计划内资金128亿元,组织计划外资金30多亿元,为历批最多。
与以往不同的是,第七批援藏将社会力量援藏转向深入。去年,中组部、人社部等部委聚焦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使人才援藏转向深入,援藏社会参与层面进一步扩大。三年间,2000多名内地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进藏工作;引进200多家企业进藏投资,帮助1400多名西藏毕业生实现区外就业;联系内地单位、动员社会各界为西藏捐款捐物3亿多元。
全国支援西藏“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体现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多方面的责任意识。“这让我们倍感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西藏林芝市副市长扎西平措说。
从单一资金援藏到经济社会全方位补位支撑
在西藏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日喀则市,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援藏资金有效助力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山东援建的白朗县蔬菜基地,从几座土坯房发展到5400多座大棚,销售收入过亿元,占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使当地1.1万人实现脱贫。
西藏作为全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多年来,国家赋予西藏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断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但是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任务繁重。第七批对口援藏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投资与援藏投入的分工协调,突出补位支撑,以优势互补的援藏整体合力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步伐。
第七批援藏85%以上的资金投入农牧区,急受援地区所急,补位支撑国家投资项目建设运营。近几年,国家加大投资改善西藏农牧区医疗卫生设施,但由于人才缺乏,一些医院现代化设备闲置。援藏医疗人员结对帮扶,通过实际操作“传帮带”,诊疗患者,填补区内医疗领域空白,让干部群众不出藏就享受到了国内一流专家的救治。仅江苏援藏医疗人员培训医务人员就超过1万人次。
援藏工作还聚焦西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助力西藏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全区建设了600余处小康示范村。林芝市波密县盛产天麻,但存在种苗供应不足、种植分散、产业未成链等问题。援藏工作组“种苗补链、种植强链、加工拉链”,打造天麻种苗基地,全县天麻仅种植环节人均增收1000多元,占目前全县人均收入的10%。
从单一统筹区内资源到统筹援受双方优质资源
在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从市区到乡村活跃着一批北京的医疗专家。首都儿科研究所冯翠竹医生就是其中的一名。作为一名儿外科专家,冯翠竹在堆龙德庆区人民医院首开小儿腹腔镜手术先河,成功为一名2岁藏族患儿进行疝气手术。从去年8月进藏至今,她已完成了20多台小儿腹腔镜手术。
援藏干部最大优势是后方资源。第七批援藏干部动员更多内地企业和爱心人士援助西藏,推动援受双方良性互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2万余名当地干部人才到内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浙江援藏工作队有效利用派出地资源,累计选送1200多人次各级各类干部人才赴浙江进行技能培训,依靠援助地发起的“中国微笑行动”,为那曲地区143位严重唇腭裂牧民进行手术,让身处草原深处的牧民重新找回尊严。
援藏以从未有过的力度,利用援藏平台统筹援受双方资源,推进西藏发展与全国发展同步。三年来,援藏干部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立足西藏比较优势,用有限的援藏资金吸引和撬动更多内地资本进藏投资兴业,促进西藏与内地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经济交流合作,三年间协议资金200多亿元。上海援藏工作队还引进“东方购物”平台,使得日喀则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高原特色农产品卖到上海。
全国援藏的战略布局调整,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向均质化方向发展,巩固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涉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洪教授说:“应当说,中国找到一种实现国家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那就是对口援藏,并证明了中国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好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