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创造“来宾精准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 2016-06-15 15:51:21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 唐佐军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广西,来宾,精准扶贫

“我们扶贫的对象特别明确,您看这些忻城特色产品都与扶贫对象的照片、电话一一对应,游客想买他们的土特产品,直接就可以打电话、发微信。”忻城县县委书记李朝晖仔细介绍了他们的扶贫亮点。不久前,记者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薰衣草庄园的旅游展厅里看到,有地域特色的糯玉米、百香果、古法熬制的蔗糖等农产品与贫困户信息一起展示在货柜上。

  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销售专区

  来自融水的苗族同胞在花海中拍照留念

  探访六段瑶寨

  体验瑶家“爬楼”习俗+

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有“桂中”之称,下辖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6个县(市、区)。总人口260万人中,农村人口占67%,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来宾盛产蔗糖、大米、桑蚕、茶叶、八角、金银花等名优土特产。

“尽管人口总数不多、物产丰富,但作为典型的后发展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我们的扶贫攻坚难度巨大。”来宾市扶贫办主任韦兆坚对记者介绍说,“金秀县、忻城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源枯竭城市——合山市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武宣县是自治区级扶贫重点县,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247个贫困村、27.3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5%。”

2002年12月28日,来宾市正式挂牌,面对大面积的贫困人群,年轻的来宾市何去何从?

中央提出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工作思路,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宾市准备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2015年以来,来宾市提出了多种扶贫模式,力求精准扶贫,特别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韦兆坚说,“来宾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工程,根据群众意愿选择项目,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的措施。”

对此,象州县寺村镇喜力屯葡萄产业致富带头人廖泽胜最有发言权,他说“原来这里是烂泥地、破泥房,没人知道这个穷地方。”喜力屯地处大瑶山脚下,全村共有117户,基本都是贫困户。长期以来,喜力屯以交通闭塞、贫困落后闻名,优势自然资源得不到开发。

如今,在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他们利用喜力屯独天得厚的自然条件种植葡萄和枇杷。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全屯各户都种植葡萄,已有85户建成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的高产葡萄示范园1300多亩,年产葡萄300多万公斤,实现总收入1200 多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多元,同时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葡萄种植2000多亩,成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富裕村。

2011年11月,喜力屯集资成立了“喜力葡萄专业合作社”,并于 2013年6月挂牌成立喜力水果生产合作社联合工会,把分散的葡萄种植者纳入组织中来。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动下,喜力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

花山村是象州县石龙镇的另一个贫困村,全村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69户,266人。花山村种蔗已有多年历史,过去蔗农零散耕作,既不好管理又不方便砍收。为改变这一现状,2015年,象州县决定在花山村、中塘村等地建设万亩连片“双高”基地。

花山村村党支书记陈群光算了一笔账:在“双高”基地里收割的高糖蔗,有国家补助、糖厂收购补助,加上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成本和利润“一降一升”,1吨甘蔗至少要多赚50元,按照万亩基地的规模计算,不久的将来花山村将以产业扶贫的姿态走出贫困。记者在现场看到,花山村3800多亩整治后连片开垄的土地上甘蔗生机勃勃,今年村民们正在计划再平整4000亩土地。

不仅是象州县喜力屯的葡萄、花山村的甘蔗,合山市的木瓜也在帮助农民“造血”脱贫。合山市宏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澳洲坚果庄园通过吸纳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带动周边贫困群众801户发展木瓜、坚果产业,今年木瓜产业合作社带领贫困户种植了1200亩。

宏美科技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以及和种植能人合作发展种植基地,付给农民土地租金,同时优先聘用他们作为基地员工,共建立了木瓜原料生产基地8个,总面积3500多亩;建立了1600平方米的国内最大最先进的蛋白酶GMP生产车间。

宏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庞作雄介绍说,2015年9月,合山市申请的宏美木瓜及其制品通过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中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专家组的现场评定。这是我国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首个通过生态原产地品牌保护转型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也是全国第一个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现场评定的木瓜及其深加工制品,其中包括木瓜鲜果、木瓜蛋白酶和木瓜干丝等。

围绕产业脱贫目标,做好精准扶持,来宾市以“种、养、加、旅、销”五位一体,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打造产业扶贫、脱贫升级版,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针对“特色产业空白村”,精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谋划特色产业种类。

目前,来宾市逐步形成了各县(市、区)各有重点扶贫产业的格局,如忻城县的百香果、育肥牛、桑蚕,象州县的种桑养蚕、水果,金秀县的石崖茶,武宣县的水果、肉牛养殖,合山市的木瓜、澳洲坚果,兴宾区的甘蔗、水果等,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仅2015年,来宾市就新增优质桑、茶叶、水果等种植面积3.7万亩,发展肉牛等养殖近7000头,受益贫困人口达8.5万多人。

“作为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道路交通条件比较差,这些在产业扶贫中直指来宾市的发展软肋。”来宾市市长雷应敏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在产业扶贫中,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才能不断加快扶贫事业的发展。”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来宾市不断探索新模式,形成了一批典型的产业扶贫经验。如,金秀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胆推行“票决制”,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在扶贫产业项目方面创新推行“以奖代补”和“循环使用”模式,使资金真正用于发展项目,确保了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成效性;象州县推行“土地入股”模式,贫困农民以土地入股与公司合作发展砂糖蜜桔、三红蜜柚等水果产业,与公司按比例进行收益分红;合山市推行贫困群众以“扶贫资金入股”的模式入股公司发展坚果、木瓜产业,通过产业收益分红。

旅游扶贫玩出“民族”特色

来宾市作为壮、瑶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扶贫大文章优势明显。

“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舂糍粑”等少数民族绝技表演,每周都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古占屯村上演,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不仅能观看表演,还能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乐趣。

记者在古占屯村的篝火晚会上看到,106岁的瑶族老寿星陶女占穿着民族盛装与舞蹈者着们一起表演了节目,并不时与游客合影,在她脸上人们看到了跨世纪的幸福笑容。

古占屯瑶族群众占84.6%,是典型的贫困村。近年来,该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引导群众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特色旅游名村,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屯里成立了文化旅游协会,组建各类瑶族文艺队。群众挖掘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瑶族风情表演活动,创编出上刀山、下火海、翻云台、过火链、吞筷条、踏犁头等瑶族民间绝技表演。一些群众白天扛锄头下地劳作,晚上穿戏服上台为游客演出,既得到娱乐,又增加了收入。

目前,古占屯“农家乐”发展到11家。2015年,全屯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46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超过600万元,古占屯已由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日远近闻名的旅游富裕村。

金秀的六段民俗村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这里是金秀县重点建设的“百里瑶寨”精品旅游线路,境内崇山峻岭、风景优美,具有瑶族地区保护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明清时期建成的茶山瑶吊脚楼71栋,六段民俗村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游客。

对此,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韦德斌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生命,金秀被誉为‘世界瑶都’,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底蕴深厚的瑶族文化,把瑶族文化融入到旅游的各个方面,提升旅游品位。观古代民居、赏瑶族文化、游大山风光、品深山名茶,已成为金秀旅游的品牌。爬楼对歌、百家宴、篝火歌会等民俗节目让游客留连忘返。”

搭好乡村旅游平台,打造特色名村名镇。通过提升贫困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资旅游,通过乡村旅游助推扶贫已经在来宾市形成共识。

“酒再香,巷子深了,味道也飘不出去。为了让忻城的旅游走出去,我们通过举办‘三节一会’(土司文化旅游节、金银花节、桑蚕节、商贸洽谈会)、‘薰衣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大力推广旅游产业;围绕莫土司衙署、薰衣草庄园等特色文化,积极融入刘三姐文化民族风情游、巴马长寿养生旅游等,实现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忻城县县委书记李朝晖说。

据介绍,忻城县薰衣草庄园占地总面积约3000亩,总投资8亿元,是忻城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截至 2016年4月底,忻城薰衣草庄园项目已经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目前,庄园已种植薰衣草800多亩,马鞭草、格桑花、蓝花鼠尾草、向日葵、美女樱等花卉1200多亩,2015年该庄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李朝晖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建设冰河世纪滑雪场二期工程,建设石头房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凸显景区特色资源,将忻城薰衣草庄园建设成为集生态、创意、休闲于一体的标志性旅游区。”

薰衣草庄园需要大量人工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植物种植和维护以及景区运营服务等,成为吸纳贫困人口的大平台,可增加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项目区周边有近800户贫困家庭,大部分是贫困村的村民,通过在景区内务工,每人每月平均可获得2500元的纯收入。为了增加村民就业,忻城还通过开展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引导越来越多的周边群众直接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吃上“旅游饭”。目前,仅薰衣草庄园旅游项目就带动周边乡村食宿、农业观光等40多个农村“小微”项目发展,增加就业人数1200多人。

李朝晖说,“将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农户运用各种方式参与旅游经营,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不少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参与旅游开发,保护了原始生态,实现了脱贫致富。”

来宾市内的一大批旅游扶贫项目在各地开花结果。

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通过“春桃花、夏莲花、秋油葵、冬油菜”四季花模式发展“庄园之旅”、“葵花之旅”等特色景观旅游;兴宾区桥巩镇桥巩村发展生态农业;象州闷头村建成占地50多亩的龙眼采撷园;武宣县突出柿子果文化打造上李村特色文化名村。

文化扶贫深挖“乡贤”文化

走进武宣县通挽镇横山克胜屯文化广场,记者切身感受到当地民众充满活力的文体活动:“百姓舞台”上,妇女们载歌载舞;少年宫里,小孩相约看书;篮球场上,男人们激烈对抗。

“村里建了文化广场后,广场舞、山歌赛、文艺汇演、宣传科普以及党的惠民政策等,都在这里举行。”一位村民说,“这里已成为村民‘欢乐的集散地’。”

在武宣县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横山克胜屯充分发挥文化扶贫作用,以乡贤文化带动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乡贤带动、规划先行、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子。

在乡贤人士的支持带动下,形成了“乡贤带动、党员先行、群众参与”新格局,横山克胜屯充分发挥退休回乡老干部、知名乡贤人士等骨干的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加“生态乡村”活动。无论是规划方案还是项目建设,均由乡贤人士组织开展村民大会讨论决定,不搞包办代替,做到群众的事情和群众商议,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做主,得到了群众大力支持。

武宣镇码头村创新文化扶贫工作,多方筹措资金80多万元建设了面积450平米的码头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楼,设置有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村史展馆、乡贤文化创作室、广播室、培训教室等。农民借助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抛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武宣县县长吴孝斌介绍说,乡贤文化扎根乡土,蕴含着爱国爱乡、敬业精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2015年1月,武宣率先启动区内首个乡贤文化基地建设,全县挖掘收集古今乡贤960名,带动县、乡、村、屯四级乡贤文化基地建设,建成了“乡贤文化+”基地示范点、乡贤文化广场等,用乡贤美德、乡贤事迹来哺育引导村民群众当文明人、做文明事。

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委六道村地处大瑶山脚下,原先的六道村房屋破败不堪、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在乡贤人士带领下,六道村挖掘祖辈传承村训,提出了:孝道(小孝孝亲,大孝爱国)、厚道(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正道(光明正大,遵纪守法)、财道(勤劳节俭,创家立业)、公道(是非分明,公平合理)、同道(同心同行、团结互助)的新六道村风村训,并结合重阳敬老节、“三月三”、春节、“乡贤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把“六道”祖训、社会主义价值观渗透到村民的精神实质中。村乡贤理事会以乡情为纽带,联系乡亲为家乡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全村共筹集资金12万元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乡贤做榜样,倡导见贤思齐文化。

象州县村镇白石村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经学家郑小谷的生息地。郑小谷故居是象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已成为桂中人文景观旅游开发的典范。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打造标志性乡贤文化品牌。白石村推出了“小谷米饼”,村里成立了米饼协会,形成了米饼加工、制作、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如今白石村80%的农户制售米饼,全村年产值200多万元。

目前,来宾市所有行政村建设了“五个一”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即建设一栋文化综合楼、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和一支农民篮球队(“五个一”工程)。推进文化扶贫,实施“求知、求技、求乐”的三求文化惠民工程,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平台,实施精神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几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万多场次,参与群众200多万人次。

“通过文化引领,村民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既富了‘脑袋’又鼓了‘口袋’。”来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韦凤云说。

来宾市文化扶贫成效明显,“扶贫先扶智”凸显的是文化的力量,“脑袋与钱袋”同富,才是来宾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的终极目标。

数据扶贫搭建“到人”平台

不久前,“我家超市”的采购员到兴宾区桥巩镇文武村收购土鸡蛋,每枚土鸡蛋收购价为 1.5元,比村民自销高了0. 5元。“我家养了1000只土鸡,一天就能产200多枚土鸡蛋,这样算下来,以后每天就可以有300元的收入。”养鸡大户韦玉姿乐不可支。

文武村属于贫困村,全村有40家贫困户,199名贫困人口。今年4月份,驻该村第一书记陈锦君联系上了“我家超市”,推介了文武村的土鸡蛋,“我家超市”与文武村签订了直购土鸡蛋协议。农村电商平台在来宾正式上线运行,开启了数据精准扶贫新模式。

今年以来,来宾市通过“互联网+第一书记+产业脱贫”的模式,将贫困村优势的农业资源转化为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为贫困村搭建了农产品直供平台,也为精准脱贫注入了新活力。

来宾市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手段,在县、乡、村三级建立了精准脱贫数据台账,对脱贫工作实行动态监测、销号管理,实现精准脱贫摘帽。因村因户分类施策,对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缺资金、缺劳动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优先给予重点扶持,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适合自身的扶持项目。

自2015年10月以来,来宾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派出工作队员1.93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目前,27.3万贫困人口全部“到户到人”,已全部确认建档立卡,确保了底子清楚、信息精准,有效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在大数据摸底、收集过程中,还帮助720个行政村、41个农村社区全部制定了“十三五”村屯发展总体规划和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来宾市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电子阅览室、网上文图两馆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利用互联网向群众传递文化信息。全市建成农村远程教育终端1023个,电子阅览室服务公众达68万多人次,打通了数据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运用大数据平台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四个精准”支撑扶贫工作,解决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来宾市实现了“靶向疗法”精准扶贫。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变为了现在的滴灌,真正的瞄准贫困户,因户施策。

来宾市还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更多优质旅游商品、土特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通过乡村旅游APP、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象州县寺村镇喜力屯葡萄产业致富带头人廖泽胜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原来有贫困户117户,通过精准扶贫,现在只剩下12家贫困户了,我们有信心全都富裕起来。”

对此,来宾市市长雷应敏对记者表示:“尽管精准扶贫模式、手段很多,但最终都要精准‘到户到人’,把产业、文化、旅游、数据、企业等时时与贫困户的脱贫联系起来,做到‘贫困户+’。”据他预计,到2020年,来宾要实现现行标准下的27.3万贫困人口脱贫,4个贫困县、24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真正让贫困地区的群众过上好日子。”(唐佐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