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 呼之欲出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16-06-08 13:44:09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 乔金亮 | 责任编辑: 石璐

关键词: 电商扶贫,扶贫战略,扶贫开发

贵州凯里,工作人员在填写快递单,将凯里生产的红酸汤通过淘宝发往全国各地。 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摄

农产品电商帮助陕西省延安市的农户将自家种的狗头枣卖到全国。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摄

电商扶贫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的体现,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当前在电商扶贫领域,从政策设计,到基层试点,到连片部署,再到社会动员与组织创新,一系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电商扶贫新局面呼之欲出。

“我国扶贫工作将进入第四阶段,即以电商扶贫为核心的信息化扶贫阶段。电商扶贫会改变贫困地区的市场基因,让贫困地区对接互联网大市场,以信息化赋能的方式提升其竞争力。”日前,多位专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大力推动电商扶贫的建议,建议将电商扶贫纳入各地扶贫工作规划,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和龙头电商企业进行对接。

畅通产销渠道

浙江省常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旗下“乡甜”频道上线,将消费需求与农民种植订单直接联系在一起,常山猴头菇成为首批农产品。“这是常山猴头菇首次以鲜货的形式在电商平台售卖。”常山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黄良水介绍,相比以往消费者常见的干货猴头菇,此次通过农村淘宝推出的鲜货猴头菇口感更好。由于鲜货售价更高,加之节省了烘干制作成本,农民收入能增加30%至50%。

“运输路上超过24小时的包裹要配冰袋。”常山县猴头菇种植户毛荣良说,新鲜猴头菇向全国发售的难度非常大,保鲜是一大难题,以往常山的鲜货猴头菇最远只能卖到上海,全国范围想都不敢想。在5摄氏至10摄氏度的理想存放气温条件下,鲜货猴头菇最多可存放5至7天。而除了温度之外,单品含水量差异对保鲜度影响也较大。如今通过电商解决了这一难题。毛荣良计划后续根据农村淘宝大数据的反馈做更多种植生产方面的优化。

作为首次鲜货猴头菇触网试水,常山县政府希望借助电商重振猴头菇产业、带动农户脱贫。从事食用菌研究30多年的黄良水见证了当地猴头菇产业的兴衰。上世纪90年代初,常山猴头菇的栽培量曾为世界第一,但由于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一度只剩下零星栽培。“拳头产品丢掉了很可惜。”黄良水坦言,此次与农村淘宝合作是个契机。农产品通过阿里巴巴平台直达消费者,沉淀下来的大数据可以指导当地调整种植结构和产量,有望解决供求信息不对称的卖难问题。

据农村淘宝农业发展部总经理朱俊介绍,农村淘宝尝试为“土货进城”建立标准,通过减少物流时间,减小营销成本,扶持农产品建立品牌,让农民专心做好生产。在首届阿里年货节期间,农村淘宝已帮助洛川苹果、赣南脐橙、贵州辣椒酱等农产品实现生产、运输、加工全程标准化。截至2015年底,农村淘宝已覆盖25个省份的260多个县,其中,入驻国家级贫困县62个,国家级贫困村1977个。

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商务部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可观。移动网购消费增幅最大的100个县中,75%位于中西部。电商扶贫在一些地方确已取得成效,山东曹县大集镇、江苏睢宁县沙集镇等,原来都是贫困乡镇,农村电商带动了全镇甚至全县的产业发展,现在这些地方不仅整体脱贫,甚至已变得相对富裕。

互惠互利共赢

眼下,谈扶贫必谈电商扶贫。那么,电商扶贫特别是电商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如此迅猛的背后逻辑是什么?业内人士认为,电商企业希望占领农村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并通过金融等辅助手段,在农村建立电商大数据。而政府部门则希望通过电商扶贫,引入社会资本,补齐农村在道路、物流、网络等方面的短板,缩小数字鸿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农村淘宝事业部总经理孙利军介绍,阿里巴巴电商扶贫战略主要分三个层次,通过给贫困地区带来便捷实惠的商品和生活服务,让他们充分享受信息社会带来的福利;通过电商培训等为农村经济、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帮助农村建立起包括交易、物流、支付、金融、云计算、数据等电商基础设施,拉动电商扶贫工作的开展。

“越是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的市场视野越应放开,越应充分认识电子商务的市场导向作用。”山西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电商扶贫这种新方式,不仅要解决把农村好的产品卖出去、把城市好的产品卖到农村的问题,还在于通过互联网的理念,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习惯、思维习惯。

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看来,贫困地区面临的不少问题都可以通过电商手段来缓解。一是有效需求不振。贫困地区存在本地市场有效需求不振、购买力弱小的限制;二是就业门路有限。产业发展的空间有限,造成贫困人口就业门路有限,脱贫致富的渠道受限;三是产品价值低估。贫困地区已有生态农产品,但在市场上价值常常被低估。“与其他扶贫方式相比,电商扶贫的针对性强,可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汪向东说。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电商扶贫工程将按照“有上网技术条件、有产业开发基础、有村级站点、有物流条件、有积极性”的标准选择试点村。甘肃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电商扶贫首批试点市。陇南地处秦巴山区,山大沟深,好产品不为人知。如今,全市2900多个政务微博、377个政务微信平台、385家政务网站组成矩阵,都加入到“叫卖”中。通过电商沟通市场,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开始显现。

搭建电商平台

“互联网+扶贫”,是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要途径,但却不能走捷径。一些县市、乡村在互联网巨头们强大资源推动下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广大贫困农户就因此真正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作为“互联网+扶贫”的主体,贫困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是互联网与扶贫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

采访中,记者发现,现阶段制约贫困地区电商扶贫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传统农业购销模式、农民思想观念的惯性,以及电商人才的缺乏。特别是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广大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跟不上,对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营销方式仍然比较陌生。而基础设施方面,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依然亟待破解。

贫困地区群众对互联网、电商的了解还不够,人才比较紧缺。不少电商平台派驻西部乡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相比沿海农村,中西部地区的妇女、老人、儿童留守的情况更普遍,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的人更少,可以加入电商扶贫的年轻人稀缺。此外,部分地区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仍然偏低。

电子商务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之相配合。贫困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物流总量少,造成配送成本高,往往制约了电商的发展,影响了电商扶贫的效果。西部农产品电商西域美农CEO李春望表示,一般的快递基本只布置到城区及乡镇,农村基本没有快递网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往往会造成高额物流损耗。

电商扶贫的困难如何破解?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据了解,甘肃省提出,2017年全省70%以上的贫困乡实现利用电商销售特色产品;贵州投入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启动10县电商扶贫试点,四川省正在制定《四川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工作方案》,拟对88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千人万村”电商培训。

此外,扶贫需要多管齐下,电商扶贫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国务院参事汤敏指出,电商扶贫的关键是解决销售问题,而科技扶贫等是解决生产问题。“只有首先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有此后电商扶贫施展的舞台。在发展电商扶贫的同时,必须要配套其他扶贫方式共同推进。”(经济日报 记者 乔金亮)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