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梁峡林
高标准的小康住宅、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喜气洋洋的男女老少、连片建设的核桃栽植基地……初春时节,行走在临夏市罗家湾村,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焕然一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和谐秀美的新农村图画。
而这些只是临夏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临夏市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路子,努力开辟以德扶贫的新途径,致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与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工作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也唱响了新时代富民曲。
瞄准2万对象,实施“滴灌”扶贫
临夏市是全省58个扶贫重点县(市)之一。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5万人,贫困面21.4%。结合扶贫面宽点多的实际情况,临夏市积极改扶贫“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紧盯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挂图作战,确定时间期限,围绕各重点贫困村密集持续“开火”。精准扶贫工作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及时部署任务,以确定的1.95万精准扶贫贫困人口为对象,协调组织各镇、各联系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深入贫困村摸底子、找穷根,全面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查漏补缺和信息纠错工作,为“1+17”精准扶贫各项方案实施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
临夏市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变‘漫灌’为‘滴灌’的精准扶贫让基层扶贫工作有了更好更实的抓手,再配合以挂图作战,大大提高了扶贫效率,也有效杜绝了数字估算假扶贫的现象。”
项目“输血”促经济“造血”,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为解决群众最为迫切、最为关心的问题,临夏市对全市36个贫困村进行项目调查,全市以村为单位列出327个到村到户需求项目清单,概算投资4.8亿元。各行业部门以村为单位列出121个拟实施项目,概算投资3.26亿元。2015年共争取到省财政扶贫资金2027万元,包括7个整村推进项目和折桥镇高效日光温室等11个项目,目前整村推进中所有道路、水利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已全部开建,贫困户养羊项目已实施完成。
扶贫措施能否精准发力,还在于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各方努力下,至当年底,项目落实率达到97%,项目的实施进度基本达到80%,涵盖农村饮水安全、道路畅通等方面。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公共事业也快速发展。同时,不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趟出技能脱贫的路子,截至目前,今年共组织培训精准扶贫群众1266人,实现劳务收入人均2.1万元每年。
发放1亿元专项贷款助力群众创业脱贫
贫困农民常常想发展产业,却苦于没有资金。为此,临夏市积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项贷款工作,确保精准扶贫贷款“贷得准、用得好、还得上”。截至目前,全市已为2014户精准扶贫户发放专项贷款1.05亿多元。
针对个别农户因自我发展潜力不足、无增收项目,存在不知道扶贫贷款“怎么用”“用哪里”的实际问题,临夏市组织贷款贫困户入股龙头企业并按参股比例直接分红,这种以贫困户扶贫贷款为媒介,采取农户与当地龙头企业“搭伙做生意”的方式,既化解了投资风险,又确保了贫困农户能够“旱涝保收”。
扶贫中,临夏市还对一部分没有劳动能力,常规帮扶措施不能奏效的贫困家庭实施民政兜底的办法,保证了最困难的群众也能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