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产业撬动扶贫攻坚

发布时间: 2016-04-14 10:19:59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郑海鸥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贵州 文化旅游 文化产业 扶贫攻坚

  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麻郎垤村,66岁的彝族手工艺人甘细妹在纺织机上纺麻。

本报记者 郑海鸥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定位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理所应当成为“撬动”扶贫攻坚的一个有力“支点”。带着这样的思考,记者日前走进了深处贵州腹地的毕节市、六盘水市采访。

“毕节市880万总人口中仍有125.9万贫困人口,贫困面大。而农业受制于自然环境、工业则基础薄弱,此时来讲,‘养在深闺’、保存完好的文化遗产、多彩的民族特色、优越的自然环境就是我们的独特招牌和后发优势,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给老百姓带来诸多实惠。”贵州省毕节市文体广新局局长李明泽说,“我们正着力开发‘原始’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村民把织好的彝族服饰拿到这里卖,游客很喜欢,销路也不错。”在毕节市黔西县,彝族祖先建立的水西政权遗存丰富,基于此建立起来的水西古城,吸引了不少游客,一间民间工艺品销售商铺的老板说,“一套纯手工的彝族服装售价在几千元,生意好的时候,店里一天能卖几万元”。

在毕节市大方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以及贵州宣慰府、茶马古道、彝族非遗“指路经”和“撮泰吉”等文化遗产富集,全县着手进行古城建设和整体开发,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李明泽说:“文化让旅游更有吸引力和附加值,旅游则能丰富文化体验,两者深度融合,将为决战贫困、加速赶超提供很大的推动力。”

“以前是‘出门只能爬,回家只能滑’,现在是脱贫致富奔小康!”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普古乡舍烹村村民已经尝到了文化旅游带来的实惠,纷纷感叹。

以彝族、苗族、布依族为主体的普古乡,以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舍烹村则是普古乡最贫穷的地区,2012年,村人均年收入仅为700元。贫穷落后的情况让出门在外的陶正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每年回到村里,都是一个样子,‘有钱人’出去了,留下的都是‘老实人’。如何带动乡亲们发展呢?其实原生态就是最大的优势。”

2012年,陶正学回到家乡,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以舍烹村为核心的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建设,将自然古朴的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的民族物产和古彝道等文化遗产,开发成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现如今,当地8个村的农民大都转变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人”,2015年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舍烹村则达到11260元,仅有2户是贫困户。

与普古乡类似,盘县淤泥乡麻郎垤村是个纯彝族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2001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房屋破旧不堪。如何才能让村民摆脱贫困?村党支部书记杜少权说,我们有独具特色的非遗、有口味独特的彝族水拌酒,这些“老东西”“老手艺”不都是资源吗?

“有资源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淤泥乡文化站站长吴霞说,“我们首先积极抓非遗的申报、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传习所培训等基础性的工作,确保原汁原味、品质如初;然后结合旅游开发和生产特色商品、纪念品,做出当地特色品牌。”十多年过去了,麻郎垤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村民在民族文艺团队、水拌酒厂、民族工艺品加工厂、服饰加工厂等传承文化、就业兴业,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家“创业”。

普古乡党委书记徐天和感叹,如今,老百姓尝到了文化旅游带来的甜头,不仅钱袋子鼓起来了,发展致富的观念更是大为改变——保护好传统、传承好文化、发展好生态,这里面就有金山银山。

普古乡、麻郎垤村的农民成为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工人”,海坪村的村民则把资金变成股金,成为了景区的股东。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乡海坪村,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有深厚的彝文化沉淀。2014年开始,当地开始建设海坪彝族文化园,仅去年的火把节当天就吸引了18万游客。

彝族文化园有一项千户彝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六盘水市野玉海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玉雄介绍,他们正把1006户彝族贫困户搬迁到海坪,“既能丰富景区的彝文化底蕴,让景区内处处都是彝族风情的活态表现;农民也能发展农家乐,生产销售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另外,农民将其搬迁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景区成为‘股东’,与景区进行收益分红,将更好地脱贫致富。”

贵州省文化厅厅长徐静表示,贵州正在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扶贫先要扶智和志,文化最能激发农民主动作为、担当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兜底扶贫,让大家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文化惠民;通过挖掘和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文旅结合、文体结合,以文化产业的兴盛实现文化富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