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弘:易地扶贫搬迁,让百姓更“有感”

发布时间: 2016-04-11 14:57:24  |  来源: 荆楚网  |  作者: 黄胜弘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黄胜弘 易地扶贫搬迁

4月7日,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在巴东县溪丘湾乡调研易地扶贫搬迁。他强调,易地扶贫搬迁是为了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要及时了解搬迁群众所思所盼,努力为他们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4月9日《恩施日报》)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战役,也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确保搬迁对象安置是否妥当,事关整个脱贫攻坚战役的成败。恩施州作为湖北省主战场之一,压力大、任务紧。如此,应怎样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百姓生活满意更“有感”呢?

首先要让搬迁对象搬得出故居更有“安全感”。当前,恩施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存有因贫困程度深搬不起和搬迁后的宅基地、山林、田地等资产无法顺利承接等难题,实施好易地搬迁安置工作让搬迁对象更有“安全感”愿意搬得出是关键。于此,笔者以为,一要做好搬迁安置的前期调查工作,切实根据搬迁对象的本人意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二要全力整合资金,通过政府投资、金融机构扶持和自筹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破解搬迁贫困户居住地建设中巨大的资金压力。

其次要让搬迁对象留得住乡愁更有“归属感”。移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搬迁后他们的生产、生活面临一定的困难,文化精神上也存有困惑,解决好易地搬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好易地搬迁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和谐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为此,笔者认为,做好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需着力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惠民安置政策,让搬迁对象真实享受到医疗、卫生、文化公共服务等社会保障和政策优惠,从根本上长久地保证搬迁对象的生活安定;二需通过法律、教育等途径,引导贫困地区家庭、子女切实履行扶助责任和赡养义务,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对家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让搬迁对象生活在新家园记得住乡愁,更有老家温暖的“归属感”。

再者要让搬迁对象能致富增收更有“幸福感”。恩施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2016年,恩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点在于让搬出来的群众在新家园中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生活更幸福。如此,一要让搬迁对象“安心”,积极按照政府扶持引导,龙头带农户、综合搞开发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搬迁地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走出了一条产业化扶贫促发展的新路子;二要让搬迁对象“放心”,以培育后续产业、促进群众就业为巩固搬迁成果的主攻方向,通过安置地提供就业岗位、项目扶持创业等方式,加大后续发展扶持力度,切实增强搬迁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致富增收。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连着民心,汇聚着民意。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让百姓对“易地扶贫搬迁”更“有感”,我们才能不断通过民力凝聚,更好推动和谐家园美丽中国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