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今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发布时间: 2016-02-26 15:52:36  |  来源: 四川在线  |  作者: 刘佳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十三五,四川省,贫困人口,现代农业,农村居民

1月25日,四川省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副省长、代理省长尹力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由三部分组成:“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十三五”发展的主要考虑;2016年重点工作。展望2016年重点工作时,报告指出,四川省省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和5个贫困县“摘帽”。

稳中求进追赶跨越农村农业发展成绩斐然

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通过坚定推行转型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从2.84∶1缩小为2.56:1,城镇化 率 从 40.2%提 高 到47.7%,19.4%的村建成了幸福美丽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 配 收 入 年 均 增长13.7%,高于城镇居民。

五年来,四川省共减少贫困人口976万人以上,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4%下降到5.8%。2498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得以解决,县乡公路危险路段实现安全防护栏全覆盖。改造旧城危房和各类棚户区、农村危房307万套,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向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6万套,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15年,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全省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5万公顷,培育各类新兴农业经营主体20.1万个。在改善民生方面,去年四川省通过推进精准扶贫,让117万人摆脱贫困;将农民工全部纳入了城镇就业登记,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01.9万人;率先建立了全域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搭建异地就医结算省级平台。在城乡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无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推动了土壤污染风险调查评估,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率先通过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并出台20项改革措施,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

“十三五”开局之年继续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开局之年,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布局,今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以上,农村居民收入增长9%左右。为此,四川省将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构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油料、肉类、蛋奶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启动第三轮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突出抓好2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和生物种业工程。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发展生态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利益联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10”组合拳,实施10个专项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把“六个精准”总体要求、“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抓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易地搬迁等十大扶贫工程,扎实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坚持把“四大片区”作为主战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注重因地制宜推动产业扶贫,解决好贫困群众增产不增收问题,全年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和5个贫困县“摘帽”。

提升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开展县域经济50强创建活动,建立一批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和生态经济强县,并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其中要开展宜居县城建设试点,提升3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水平。启动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和乌蒙新村建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加快完善转移人口与建设用地、建设资金、转移支付“三挂钩”机制,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1.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9%。

作者:刘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