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扶贫攻坚"进行时" "脱贫摘帽"倒排期

发布时间: 2016-02-23 15:10:4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朱赟 彭旖旎 李旭 宋艺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灵璧 扶贫攻坚 脱贫摘帽

中安在线讯(记者朱赟彭旖旎李旭宋艺)根据乾隆时期的记载,灵璧县原名“零壁”,因为产石,后被命名为“灵璧”。虽然灵璧石享誉天下,但“疯狂的石头”并没有为当地经济带来显著效益。

灵璧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12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5万人。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灵璧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十二五”以来,该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0.4万人实现脱贫,城乡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205元、9240元,五年翻了一番以上。

目前,灵璧县已建立幸福菇种植、中药材种植、果蔬种植和湖羊养殖等四大产业扶贫基地。同时,该县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制,加大雨露计划补助力度,实现救助一户,上学一人,就业脱贫一户。

近日,记者走访灵璧县部分村镇,深入了解贫困家庭的生活变化和当地实施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就地脱贫的良好成效。

记者在灵璧县韦集镇韦集村“幸福菇”种植基地采访

王计虎种上了10亩幸福菇

种“幸福菇”奔幸福路

隆冬时节,在灵璧县韦集镇韦集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晾晒着各种腊货,乡村里的年味伴着锅灶中稻米沸腾和鱼肉熏蒸的香味渐渐浓郁。

田埂上,一垄垄玉米秸秆“华丽转身”变废为宝,细碎的秸秆一层叠一层,如同防寒保温的棉被,韦集村民种下的“幸福菇”就“睡”在下面。拨开外层的秸秆,“幸福菇”已经生出白白的菌丝,村民们的幸福生活也有了盼头。

“这菇子是去年十月底开始种植的,正常的成长期为45天至60天,我种了10亩。按照市场行情,新鲜菇差不多在10块钱一斤,而晾晒干经过加工的干菇能卖到75元一斤。预计每亩收入能达到1万元,能比原来种玉米的收入多10倍。”王计虎乐呵呵地预估起种菇的收益。

王计虎是灵璧县韦集镇韦集村的贫困户之一,平时主要靠打点零工维持生计,妻子身体不好,他家的收入基本上都用在药费上,“就盼着这茬菇子挣钱了,再加上我平时打零工的收入,应该能过得去了。种的好,肯定是要再多种几亩的,辛苦点也值得。”

村里像王计虎家这样贫困的家庭还有不少。为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尽快走出困境,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该镇通过反复考察和论证,选准了“幸福菇”种植这个项目。种菇的农户只需要负担土地流转的费用,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进行种植。

“幸福菇的菇种由公司统一提供。市场情况好,收购价也提高,市场不好,公司也会以保底价不少于2元每斤进行收购,最大限度地确保农户利益。项目成功后,如果农户想发展,政府掏60%扶贫资金进行帮扶。”韦集镇副镇长卜凡永介绍说。

除了韦集村,该镇今年在永久、双圩、金银山等贫困村也实施了“幸福菇”种植精准扶贫到户项目。

目前,韦集镇建设标准化“幸福菇”种植田块481亩,项目总投资240.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240.5万元,菌种补贴38万元,村民自筹72.5万元。预计,每亩年产“幸福菇”2000公斤,亩产值达16000元,418亩产值769.6万元,纯利润的80%分配给贫困户,纯利润的16%分配给村集体,纯利润的4%发给管理小组薪酬,贫困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可达4465元。以韦集镇为中心,灵璧县千亩幸福菇种植基地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扶贫大棚示范园

棚里的作物长势很好

蔬菜大棚里的“春天”

虽然寒风瑟瑟,但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里的一处处蔬菜大棚内却温暖如春,满眼绿色,生机盎然。当我们来到郑楼村一处蔬菜基地时,村民张鲲鹏正在大棚里给青椒加膜。

“把支架加深,把膜加厚加固一点就可以了。”张鲲鹏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是青椒出效益的关键时期,“虽然外面的温度很低,但是只要保持棚内的温度,青椒长得快”。

张鲲鹏原本并不知道怎么种植大棚青椒。“以前家里只能靠种几亩玉米地维持生计,虽然能勉强糊口,但日子过得紧巴,没有闲钱。”张鲲鹏说。

据了解,郑楼村大部分贫困户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启动资金,为了助力脱贫,省委宣传部投入200万元,市县配套630万元建设了占地503亩的扶贫大棚产业园。一期300亩钢构大棚已经全部无偿提供给郑楼村贫困户使用。2015年,张鲲鹏通过土地流转认领了8个棚,约8亩多地,春季种西瓜、秋季种辣椒。一年来,张鲲鹏尝到了甜头,仅仅是一季辣椒,每亩地就赚到了4000多元。“贫困户可以优先申领大棚,还有免费提供的节水灌溉设施,政府帮扶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成本,自己出不到多少钱了。只要认真干,人勤快点,肯定能赚钱。”话刚说完,张鲲鹏就在棚里忙了起来。

在“扶贫大棚”里,还有一群“上班族”,这几天都在忙着打杈、掐瓜、摘瓜。这些贫困户因技术和劳动力等原因,没法承包“扶贫大棚”,被村里安排到棚里务工,每天可领50元“工资”。李运成因病致贫,妻子沈霞2014年初借着省委宣传部的2500元捐款,买小猪繁育,一年挣下5000多元。2015年春节后,她又去“扶贫大棚”务工,每月可获2000元“工资”。“自从有了‘扶贫大棚’,俺们贫困户的致富梦就像春晚的歌里唱的那样,踮起脚尖就能够着。”沈霞说。

“我们郑楼村扶贫蔬菜大棚采取的是‘合作社+大户+贫困户+贫困劳动力’的经营模式,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指导培训,统一营销发展。”据渔沟镇郑楼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滕海洋介绍,这里的大棚不需要贫困户出一分钱,贫困户只需要出每亩大约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就可以认领。在种植的过程中,合作社也会派人上门进行技术上指导、种苗采取统一采购、卖完之后采取统一核算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为了让贫困户定心,村里还帮大棚还上了农业保险,每亩地农户只要出88.8元保费,就可以获得11200元的保额,真正从源头上解决了贫困户种植的后顾之忧。“一年两季,每亩地保守收入1.6万元。贫困户最少的也承包了2亩半,收入在4万元以上。”滕海洋这样算了一笔账。

郑楼村有了“扶贫大棚”,马集、卞庄建起了油桃园,渔沟镇三个贫困村,都找到了依托现代农业,实施产业扶贫的好路子。

徐华在家绣些“十字绣”补贴家用

两个女儿暑假回来也帮着妈妈一起做手工

教育扶智“雨露”润苗

“扶贫先扶智、富民先富脑。”灵璧县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实施“雨露计划”贫困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救助行动。蒋雷雷就是“雨露计划”助学工程的受益人之一。

蒋雷雷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刚放寒假,她就赶回了老家陪伴父母。灵璧县下楼镇程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蔡杰带着我们找到了蒋雷雷的家。一张桌子、两张床,十平方的土房子里住着她的父母,她和妹妹,一家四口。母亲徐华一大早就起床,先给高度近视的丈夫穿戴好,再忙着张罗一家人的早饭。父亲因为近2000度的近视,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身体也不好,只能在家附近打零工维持生计。

好在蒋雷雷姐妹都很争气,一个上了大学,一个正读高中,成绩优异,乖巧懂事,是家人的骄傲和希望。可是,每年高昂的学费仍是父母的一块心病。蔡杰知道她家的情况后,主动到她家里,帮助她申请了“雨露计划”助学贷款,圆了蒋雷雷的大学梦。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2015年,灵璧县通过“雨露计划”助学工程共救助像蒋雷雷这样的贫困大学生400人。

虽然雷雷顺利上了大学,但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补贴家用,女儿们上学时,徐华就在家里做些头箍、发圈,绣些“十字绣”售卖。徐华的“十字绣”材料,基本都是蔡杰买给她的。“我经常去那家买,店主知道我是买给贫困户的,也就收个成本价。”十天半月,徐华就能绣出一幅较大的十字绣作品,蔡杰帮她拍了照片放到网上售卖,每幅绣品大约能挣600元。

“雷雷学习不错,她考研或者工作,我都会尽力帮她的忙。考我们学校,能为她减免学费,今后还可以来我们医院实习、上班。”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下派干部,蔡杰还为蒋雷雷的学业和工作做了更长远的打算。

在程庙村,有50多户贫困户,各有各的难处。蔡杰对他们的情况都非常了解,下派到村里干书记,他从合肥带来了一样最实用的东西——一辆山地自行车。每个月,他都会骑着这辆车“串门”,挨个把贫困户跑个遍,看看他们都有哪些需要。“村里还是土路多,什么车都不好使,到哪就这自行车好的很,就是脏了点,没顾得上洗”,蔡杰自己也笑了。

借助安徽中医药大学的专家资源,借鉴亳州中药材的种植经验,蔡杰还带着贫困户种起了白芷。“在经过专家实地取样调研之后,我们去亳州学习了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最终选定了种白芷。一是土壤气候条件合适,二是比较容易种植,收益稳定。”利用县里的扶贫资金,程庙村流转了80亩土地分配给贫困户种白芷。蒋雷雷家也分到了近4亩地。层层地膜下,已经发出了白芷的嫩苗,今年夏季就能收获。“我们也联系好了白芷的销路,由亳州一家药业集团统一收购,肯定比原先种玉米、种豆子收益高,预估一亩白芷能挣3000多元。”蔡杰说,今年5月份,他还计划争取一些扶贫科技项目,让村里的贫困户能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后记:

在灵璧,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灵璧县坚持把73个贫困村作为主战场,以硬措施啃“硬骨头”,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该县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的18.7万人,减少到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1%下降到6.8%。

脱贫工作是一项老任务、新课题。2015年,灵璧县结合实际提出了“2496”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即提前两年脱贫摘帽,“4”即编制实施四项清单,“9”即明确脱贫攻坚九条路径,“6”即创新六大机制,确保2018年73个贫困村7.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16年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攻坚起始之年。灵璧县将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整村推进、旅游带动、光电互补、就业促进、教育扶智、异地搬迁、社保兜底”九大脱贫工程,以精准实施产业脱贫项目为主要抓手,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园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扶贫对象以劳动参与、土地入股等形式获得工资和红利,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达成2018年底前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战略目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