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京鄂对口协作 共享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 2015-12-08 10:51:45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熊旭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北京 十堰 对口协作 教育资源 扶贫先扶智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熊旭 实习生 杨丽萍)“感觉什么都是新的,过去那种对教师职业的厌倦感已经烟消云散了。”昨天在从北京返回学校的路上,丹江口市凉水河小学副校长肖明涛激动地说。

在为期一个月的“北京——十堰对口协作校长培训”中,肖明涛在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杨秀治教授所做的《让幸福之花在工作中绽放》的报告后,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他还着手制定了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计划准备回校后付诸实施。“让教师们在活动中加强交流,建立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光靠玩手机解决不了乡村教师的寂寞和孤独。”肖明涛说。

一江清水换来了教育智慧

十堰与北京,原本相隔千里,“八竿子打不着”,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这两座城市才走到了一起。作为秦巴山区腹地的一个“穷家小户”,十堰从此攀上了北京这个皇城脚下的“阔亲戚”。所谓“扶贫先扶智”,如何借北京与十堰的对口协作,实现自己的“发家致富”,十堰将重点放在了努力争取与北京的教育资源共享上。

2014年6月,北京?十堰教育对口协作项目启动仪式在十堰市举行,正式开启两地在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学校手拉手结对、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的交流协作。一年多来,十堰市县两级教育部门与北京市有关方面积极开展交流互动,先后有80所学校与北京市学校分别建立了手拉手合作关系,100多名校长和园长赴北京参加了由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提供的高端培训,35名学生因此进入北京相关高校和中职学校深造和代培,全市所有中小学可通过对口合作与支援网共享北京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口协作,正把北京市的教育智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十堰广大学校和教师心坎上。

山里孩子读上了首都师大

在今年的高考录取榜上,十堰市有四名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特别让人羡慕。原因就是这四名学生尽管高考分数不是太高,但却幸运地分别被北京工商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录取。其中一名同学只有521分,离首都师大在湖北招生的最低控制线559分还差38分。幸运的背后,缘于北京市对十堰市投放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出于对水源区的回报,今年北京市教委在去年十堰市11名考生考取北京市属本科高校的情况下,由首都师大和北京工商大学拿出5个招生名额,专门录取十堰市辖区考生。最终,来自丹江口市一中的4名考生成了这个专项招生计划的受益者,还有一个名额遗憾空缺。

除本科高校优录十堰考生之外,今年北京农学院也拿出了30个招生名额,专门面向十堰招生。房县经北京房山区教委牵线搭桥,将房县职业技术学校12名优秀学生送到北京房山区第二职高代培。“这些高职专科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看起来与我们的本地学校差不多,其实他们的师资条件和科研水平,是我们这里的学校远远达不到的,将来学生的就业出路也更广阔。”十堰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培军说。他曾经在北京市丰台区教委挂职一年,十分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情况,并对北京农学院最终在我市只招到19名考生的结果感到十分惋惜。

跟岗学习取来了教学真经

在近日由教育部开展的2015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教师黄芸的一节写字课被评为“国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北京学校的手拉手对口协作功不可没。“没有在北京东交民巷小学的挂职学习,就没有我这节课的成功。”黄芸感慨的说。

去年8月,郧阳区实验小学与天安门广场旁的北京东交民巷小学签订对口协作协议,黄芸作为学校第一批教师之一,到北京东交民巷小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回来后及时将一年级的识字课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习惯规范的引导上,经过严格要求和训练,班上每个学生的字都写得非常清晰工整。第二批派出学习的王成周老师从北京回来后,将北京老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写结合、组合阅读的阅读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书读得更好了,感悟谈得更深刻了,也更会说了。”王成周似乎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欣慰的说。

一年多来,郧阳区实验小学共派出2批12人到北京东交民巷小学学习,北京东交民巷小学也派来了由德育副校长为首的7人讲师团,在郧阳区实验小学就如何实施有效德育作了专题报告,使这里德育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大大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