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基层行:贵州毕节精准扶贫中的“私人订制”

发布时间: 2015-11-11 09:53:24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刘景洋、许晟、曹凯、胡星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十三五 贵州 毕节 精准扶贫

新华社贵阳11月10日电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中的“私人订制”

开栏的话: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全国各地、各行业、各族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高潮。从今天起,新华社开设“聚焦十三五·新华社记者基层行”栏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五大发展理念和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深入、生动报道在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创新探索、人物故事,刊发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之一。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如何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达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记者来到贵州省毕节市寻找答案。

毕节,川、滇、黔三省交通要冲,一个名气很大的地方,12306订票网上却没有它的名字。毕节市七星关区是全国特困连片地区的缩影,150万人中,仍有23万贫困人口。当地干部说,如何带领这23万人走出贫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记者见到58岁的农民张祥印,他和老伴儿带着3岁的孙子守着不到3亩破碎的耕地生活。家里穷到什么地步?他养的土牛,是帮别人喂了好几年母牛生崽分的,个头小得被别人戏称为“狗牛”。种的土豆、苞米刚够口粮,没有日常开支,他就去烟花厂搬货,搬一件4毛钱。儿子在外打工带着媳妇回家,媳妇嫌家里穷,生下孩子33天后一去不返杳无音讯;儿子在外打工已两年没有回家。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张祥印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没什么技能,年龄大又不能离开家。中央提出靠“产业扶持”脱贫,什么产业管用?经过调研,发现恰恰是不那么起眼的“小产业”“土产业”管用。而且,在脱贫攻坚战中,必须摒弃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问需于群众”,为一家一户制定具体的脱贫计划。

在这里,脱贫可以“选套餐”。养殖母牛、蛋鸡,种马铃薯等十余个项目,贫困户自主选择。每一项都跟着贴息贷款、风险兜底、产业发展、贷款担保等多项资金,患了大病还有医疗垫底周转资金,解除后顾之忧。

原来,脱贫也可以“私人订制”。

谈起“按需扶贫”的来源,毕节市七星关区委书记宫晓农说:“这是群众扔苞谷粒儿扔出来的。”过去由于扶贫资金有限,村子里是先修路、先通水还是先通电?村民们意见不同,就往碗里扔苞谷粒“投票”,结果显示,每个村子想要的大不一样。现在一家一户的脱贫路子,也是由群众自主选择的。

今年9月,当村干部跟张祥印说起“选套餐”时,他选择了养殖能繁母牛。农商行贷款2.4万元,政府付利息,牛出现意外政府出钱兜底。他安心买了两头“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高高大大的,每头母牛3年可产2个仔,按每仔卖1万元计,能有4万元收入。

“再往后,牛越来越多,钱会越来越多。”张祥印满怀信心地展望。

“群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群众对脱贫的需求是第一出发点。”宫晓农说,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需求即是扶贫抓手。只有尊重群众脱贫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才能增强扶贫的内生动力。(记者:刘景洋、许晟、曹凯、胡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