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扶贫事业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关键问题,尽快改善特困人群生活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西藏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西藏实际、具有西藏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扶贫攻坚取得骄人战绩——
近四年,约50万人摘下“贫穷帽”;
自2011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6.97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总额;
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到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在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朵朵用真情浇灌的格桑花,遍布高原、五彩斑斓。
高位推动保障科学扶贫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瞄准主战场,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着力啃硬骨头,蹚深水区,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掉队
走在西藏各地,一条条水泥路哈达般地盘绕在山间河谷,一幢幢特色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田野里青稞累累,林园中瓜果飘香;放眼碧草如翡的旷野,天高云淡、牛羊成群;村庄内,喜悦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勤劳自信的西藏人民用自己的行动和一长串丰硕的果实,向世界宣告他们的荣光: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西藏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然而,由于发展起步晚、地理环境差等特殊区情,现阶段西藏仍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多,群众困难多。
数据显示:根据国家划定的年收入2300元的贫困线新标准,2010年底西藏贫困人口为83.3万人,占西藏农牧区总人口的34.42%,贫困发生率全国最高。
“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扶贫攻坚的历史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
贫困人口前进的脚步,直接决定着300多万高原儿女作为一个整体能否如期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
面对紧迫的形势,从自治区党委第八次党代会到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会,从自治区两会,到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再到全区农村工作会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一个嘹亮的声音: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小康路上我们绝不掉队!
综观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带动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共同特性,同时也存在贫困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基层工作思路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主观问题。
面对紧迫的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推进西藏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小康大局,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破解扶贫开发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障碍,关键在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增强推动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扶贫攻坚梦,悠悠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按照这一科学扶贫的指导思想,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目标任务更为明确:推动扶贫改革,关键要围绕“改什么、怎么改”,精准地制定并形成推动发展的思路。
一条条含金量高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一项项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先后建立。
2012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办法》,吹响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号角。
把扶贫开发纳入每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搭建强基惠民驻村活动、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双联户”等扶贫新平台;实施溜索改桥、贫困户安居、整乡推进等扶贫工程,启动学历培训扶贫试点工作,坚持项目资金向边境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地方病高发区、高寒牧区、藏东深山峡谷区和藏中农牧接合部“五大主战场”倾斜……
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全区贫困人口减少过半。2014年,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04%下降到13.6%,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这骄人的数字背后,是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的巨额扶贫投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坚持;
这骄人的数字背后,是自治区对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以及对“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坚持,不断的延伸、拓展和丰富;
这骄人的数字背后,更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高原的实际践行。
“我区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到了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胡新生介绍。
目前,处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区域的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剩余的贫困群众大都处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区域。
要使这些群众实现脱贫,啃的是“硬骨头”,蹚的是“深水区”,打的是扶贫“攻坚战”。
如何把扶贫开发与形势任务相结合,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西藏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关键要强化顶层设计与政策执行,不断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的制度体系,做到“五个转变”——在工作目标上,实现由注重增加收入向全面发展转变;在建设内容上,实现由注重开发式扶贫向两轮驱动转变;在帮扶范围上,实现由全面扶持向重点扶持转变;在资金投入上,实现由点状发布向块状分布转变;在开发方式上,实现由注重专项扶贫向大扶贫格局转变。
2014年,自治区再次出台了一份关于扶贫的文件——《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地区负总责、地(市) 直管、县抓落实、乡(镇)专干”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资金到地、任务到地、权力到地、责任到地”和“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以及建立实施县乡村考核机制。
与此同时,自治区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健全金融服务设施,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展金融服务范围,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支持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自治区编制印发的《西藏自治区产业扶贫规划(2013-2020)》,将贫困群众覆盖面广、参与度高、能够直接受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建筑建材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实行差别化扶持措施,提出了“每个县70%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其中直接用于支持扶贫对象参与产业发展的资金要争取达到70%”的工作要求。
细研这一把把挥斥“拦路虎”的“利剑”,南木林县副县长洛次感慨万分:“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实效性越来越强,在奔小康的路上,我们有信心绝不让每一位困难群众掉队。”
有信心、底气十足的不仅仅是洛次,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早已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
昔日贫瘠的土地,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乘势而上发动强劲引擎
——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巩固、完善、发展大扶贫格局,强化“造血”功能,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尼玛扎西是白朗县巴扎乡的蔬菜种植户,自济南市援藏干部引入大棚蔬菜项目,并在西藏白朗县成功试种各类蔬菜后,他便开始学习这门技术。他说,现在家中有5个蔬菜大棚,种植西红柿、黄瓜、青椒等,年收入能有5万多元,“只要种出好蔬菜,根本不愁卖”。
类似山东援藏打造的蔬菜产业,各援藏省市不断调整援藏方式和模式,积极为“世界屋脊”的发展想办法、谋出路,变“输血”为“造血”,打造出白朗蔬菜、林芝家庭旅馆、阿里星空旅游、拉萨净土健康产业等扶贫名片,受援地“造血”功能、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高。
与拓展后的援藏模式一样,在不断巩固、完善、发展的政策、项目、产业、社会、援藏扶贫“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强化本地、个人自身的“造血”功能越来越突出。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如何利用好优势,并把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紧密相关的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产业,是全区上下共同探讨摸索的话题。
围绕“七区七带”农牧业发展布局和“五大扶贫攻坚主战场”,一个又一个扶贫新亮点蓬勃涌现——
依托青稞、油料、果蔬、林下经济,打造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核心产区、蔬菜等园艺作物核心产区、油菜核心产区;
依托牦牛、绒山羊、绵羊、奶牛和家禽等主导产业,打造牦牛产业区、绒山羊产业区、绵羊产业区、奶牛和家禽产业区;
按照“布局区域化、产业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经营企业化”的发展格局,建设山南扎囊民族手工业,拉萨、日喀则、山南三地(市)民族手工业外销产品和特色旅 游商品加工,那曲、阿里地区民族手工业原料供应及加工基地,昌都、林芝市建设特色民族手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基地和拉萨市、日喀则亚美民族手工业文化产业区以 及林芝民族手工业特色展销街区;
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推进家庭旅馆、农家乐、牧家乐;
……
合理的项目布局,树起了一大批“造血工程”,也有效地防止了“一拥而上”和产品同类化的出现。
扶贫开发的根本在产业,产业扶贫的出路则在市场。
为有效激发贫困地区的脱贫动力,西藏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注重用市场思维和市场机制,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通过积极探索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带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认定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25家,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合组32家,涉及现代农业、民族手工业加工、旅游观光等领域。
“仅卖鸡蛋一项我们就增收2000元左右。”走进南木林县秋木乡村民拉巴扎堆的家,他便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说起他家喂养的藏鸡,以及那份特别的“档案”——《贫困户登记表》。
藏鸡是乡合作社免费给拉巴扎堆发放的。由于南木林县有养殖藏鸡的传统,2013年该乡成立了合作社,发展藏鸡产业,并为贫困户发放鸡苗,精准带动贫困户脱贫。根据计划,南木林县还将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在秋木乡及周边的5个乡镇形成10万羽的养殖规模。
而那份“档案”,除记录有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外,还有帮扶需求及规划、帮扶措施、帮扶成效、帮扶责任人。
2014年,西藏与全国同步,全面展开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在完成对贫困人口兜底性识别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扶贫部门通过建立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的贫困户信息交流平台,把真正贫困、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精准地识别出来,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用“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村一户责任人”等措施进行“滴灌”帮扶。
拉巴扎堆正是西藏农牧民通过“滴灌”式“输血”到精准“造血”而脱贫致富的生动缩影。
在攻克扶贫难点、增强“造血”功能的路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做的不仅仅只是这些。
为了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从课堂到田间,从城镇到乡村,轰轰烈烈的一系列培训随处可见——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富余劳动力,坚持技能培训到村到户,分类制定和实施教育培训;
对“两后生”(贫困地区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历培训,确保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能。
瞄准市场需求,加大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定向、储备和创业培训;
深化与产业园区的衔接,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
……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得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增强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明显提高。仅2014年,自治区便开展扶贫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
与之相对应,为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自治区从调整完善学校编制标准、增加师资储备、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提高培训质量、 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安排部署,并借助国培、区培、远程培训平台等,让每一位专任教师接受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培训。
在越走越宽的脱贫征途中,一台强劲的引擎,拉动着广大农牧民群众高速前行。
牢牢把握西藏工作重要原则
——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全力以赴打赢扶贫攻坚战,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扶贫要先扶志”、“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情深意切的谆谆嘱托,使西藏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和激励。如今,这一思想已落地生根,并转化成生动实践。
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是一个新建的移民村。搬迁前,148户704人都生活在偏远的山沟里,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属于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现金收入不足300元的特困户。起初搞扶贫搬迁时,结果,很多人认为富起来很难,有顾虑、没信心,不乐意来住。
现在不同了,自搬迁进新村后,在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下,村民们从坐吃山空、“等靠要”变为了“闯改创”,主动学知识、练技术,自己开商店、跑运输、做生意。村民白珍骄傲地说,日子慢慢过得和城里人一样了!
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是德吉新村的村民。
近年来,自治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强基惠民公路通达攻坚行动、重点县、乡、村整体推进为载体,以路、水、电、通信等为突破口,将行业部门所能与贫困地区所需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向重点区域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扎实推进乡村公路、林草地水利设施、乡村能源建设等工程。
仅2014年,189个乡镇整乡推进扶贫开始实施,7000多人进行了异地扶贫搬迁。
“小康电”照亮了村庄,“安全水”入户了,“断头路”打通了,贫困群众出行难、发展难、商品流通难得到有效缓解。
在此基础上,“百花绽放”的扶贫项目,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扶贫战线的干部如此评价:由于干部群众劲头足、干劲大,这些扶贫项目实施起来非常顺利。
成功源于信心。201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71元,减少贫困人口13万。
弱鸟可望先飞,虽然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但各方面难得的机遇也在向我们挥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规划了西藏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为贫困地区打好翻身仗带来有力支撑……
“贫困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各自的有利条件和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决条件,就是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把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好、把贫困地区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好。
如何发挥好?我们要靠这样一支好队伍——
像自治区统计局驻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亚来乡驻村工作队。该工作队先后带动贫困户脱贫35户,培养致富带头人22户;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15万元,人均增收 3000余元。在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中,全区5463个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年有2万多名优秀干部深入农牧区对贫困群众开展帮扶工作。“他们真正是把村里的 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我们老百姓非常欢迎。”这是贫困户格桑卓嘎对工作队的肺腑之言;
像广东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注重在“造血”上下功夫的他们,产业援藏目标更实:察隅农场高原农业生态基地、易贡茶场特色产品及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加紧实施,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项目建设进展有序。不仅如此,进藏后的第一年里,援藏工作组和援藏干部还积极为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捐资400多万元;
……
如何发挥好?我们要靠这样一批好支书——
像昌都县永嘎村的“致富书记”洛松尼扎。他带领全村农牧民群众实施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香葱、土豆等特色产业,使全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2013年更是首次突破1万元,比2009年整整提高了10倍,全村90%的农牧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像江孜县藏改乡杂吾村的“能人书记”普琼。十年如一日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扩大氆氇生产规模,改变分散加工的低效模式,如今年产量近2000米的氆氇供不应求。十年前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的贫困村,也华丽地转身为远近闻名的氆氇之乡、数一数二的致富强村;
……
如何发挥好?我们要靠这样一群好乡亲——
像拉萨市堆龙古荣朗孜糌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达娃次仁。自创建公司以来,他始终把公司发展壮大与促进群众增收紧紧联系在一起,依托扶贫开发政策积极壮大生产规模,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建立了“订单式”、“合同式”青稞种植,以高于市场价0.2元利润让利于群众,辐射带动4000户青稞种植户实现增收;积极扩大就业岗位,吸纳310户农户从事糌粑加工,实现年户均增收3.7万元,带动24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像山南地区扎囊县扎其乡农民建筑队的总经理边久。2013年,边久的苗圃基地被列为西藏扶贫开发项目,获得扶贫资金42万元,用于扩大苗圃基地,吸纳更多贫困百姓就业。在农闲时节,大约有200多名工人在苗圃工作,工人年收入达9000元。如今,他不仅让家乡添绿了,还带领着一批又一批农牧民靠苗圃种植走 上了致富路;
……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青山作证,只为同一个梦想。
2015年的“任务书”早已明确——全面完成189个乡镇整乡推进扶贫工作;努力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力争减贫8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牧区人口比例降至12%以内……
“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解决”“尽快改善”——这既是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也是新起点上西藏扶贫开发的动员令、冲锋号。
暖风徐徐来,情意沐高原。眼下,全区上下正如火如荼地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相信只要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政策理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