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扶贫攻坚 四面八方的援手伸向贫困山区

发布时间: 2015-09-01 10:46:58  |  来源: 重庆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资金 扶贫攻坚 重庆 贫困山区

重庆扶贫攻坚 四面八方的援手伸向贫困山区

8月29日,丰都县横梁村村民们在文化阅读室里读书

日前,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扶贫集团帮扶修建的便民服务中心在该村正式投用,设有卫生室、农资超市、电子商务和文化阅读室、健身室、民事调解室等。 特约摄影 杨波

7月酷暑,巫山县建平乡的望天坪却凉风习习。

村民王祖春夫妇在自家农家乐里忙活着。“每天都有好几桌人来他家吃饭。”当地村干部吴大银告诉记者,在旺季,农家乐生意每天至少能为王祖春家带来400多元纯收入。但在几年前,他家的生活还是另一番模样,“前妻不堪忍受贫困离家出走,王祖春整天无精打采的,不知下一步怎么办。”

地处高山深处的望天坪,像王祖春这样的贫困户有41户。目前,他们全部开办了农家乐,实现了脱贫。库区深山里的这些贫困户,为啥能家家开起农家乐?

建平乡乡长易前聪介绍,这是因为重庆市宣传扶贫集团、北碚区政府、山东省烟台市政府以及巫山的一些企业家等,都在助力巫山扶贫攻坚,多元化社会扶贫帮了大忙。

动员社会资源

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2013年,巫山县从市宣传扶贫集团、北碚区和烟台市援助巫山的扶贫款中拿出200万元,将望天坪连接主干道的5公里道路硬化。巫山企业家赵旭德先后拿出450万元,修林间便道、建眺望亭,对41户农家进行风貌改造,并为每家配置了7间客房,引导其开办农家乐。

目前,农家乐每年给望天坪农民带来上百万元纯收入。

记者了解到,和巫山望天坪一样,我市一大批贫困乡村都在多元化社会扶贫中受益。

在巫溪县建楼村,村支书谢俊春介绍,村小学的操场刚刚被硬化,“同学们可在操场打篮球了。”去年,建楼村获得市教委牵头的重庆教育扶贫集团30万元扶贫款,不仅修建了学校操场,还新建了两口水池,解决了数百名村民的饮水难题。

在奉节县石罐村,村支书向红宁介绍,山东省滨州市通过东西协作扶贫,为该村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烤房。中药材种植大户丁俊华手捧一把白生生的贝母对记者说,有了这座烤房,烘烤药材的时间节约一半,且烘烤出的药材品质更好,售价提高两成以上。

除了扶贫款项,各帮扶单位还结合自身资源,积极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主城各主要交通站台,记者看到不少云阳龙缸景区的宣传画。市轨道集团人士透露,他们拿出价值上千万元的黄金广告位,免费送给了对口帮扶的云阳县。

巫山红叶节,去年吸引游客37万人次,直接收入3亿多元。这得益于市宣传扶贫集团各媒体大力宣传推广。

城口九重花岭景区今年6月开园,这也是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挥优势,依托公司化运作,将乡村旅游和扶贫结合起来取得的具体成效。

云阳县经信委人士介绍,对口帮扶云阳的川维集团在该县投建化工厂,一期投资超过6亿元,建成后将提供上千个工作岗位。

市扶贫办负责人说,经过近些年的广泛发动,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扶贫行动中,无论是资金体量还是扶贫效果,多元化社会扶贫已经和财政专项扶贫等量齐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市扶贫办数据显示,1997年以来,全市共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75亿元,为贫困区县引进投资近200多亿元、项目27000多个;近3年来,全市各大扶贫集团提供的扶贫款物在10亿元以上。

让扶贫资金更好地发挥产业引导作用

除了动员社会直接捐赠扶贫款项外,如何通过社会扶贫力量对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投资,从根本上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学校、医院、道路以及农田水利等公共设施往往很落后,近些年的社会扶贫资金不少都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真正用于产业引导的还不够。”市扶贫办社扶处处长刘建元说。

巫溪县扶贫办社扶科科长李吉明认为,不少贫困户种地收入少,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没有参与社会分工,同时产业链太短,鲜活农产品附加值太低,如果引进社会资金及爱心企业、产业大户进行适当的产业培育,情况将大为改善。例如,当地如果建有土豆和红薯加工厂,这些农产品就可以制成淀粉甚至粉条出售,价格要翻几倍。

产业培育,正是巫溪县多元化社会扶贫资金未来的重点方向。“我们以前通过社会化扶贫资金改善了公共基础设施,为群众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接下来要通过产业培育,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李吉明说。

如何让社会扶贫资金更好地发挥产业引导作用?开县作出了自己的尝试。开县扶贫办副主任郑斌介绍,他们没有将扶贫款项直接发到贫困户手中,而是将其作为股份,参与到农业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的生产中,让贫困户每年能得到分红。他认为,通过这种入股分红的方式,大户或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贫困户也获得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可谓一举两得。

个案点击

奉节县长安乡:高山村民过上了城镇生活

在长安场镇上购有商品房,妻子专职照看两个在镇小学上学的孩子,一家4口一年要开销10多万元——目前,过上类似这种殷实城镇生活的,不仅有镇上的当地居民,还有来自奉节长安乡石罐村的高山村民丁俊华。

石罐村海拔1500~1800米,山高路陡,是奉节县的贫困村。贫困村的丁俊华为何有这般丰厚的收入?他不是靠外出务工,而是靠在山上种地;他种的也不是普通的粮食作物,而是附加值高的党参、贝母等中药材。

但是,过去要把地里收获的新鲜药材烤干再变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中,丁俊华说,村民用泥土垒成炕灶,靠烧柴烘烤鲜药材,至少要花6个月时间,且药材在烘烤中被熏黑,卖相欠佳,价格并不高。

多元化社会扶贫帮了村民一个大忙。“东西协作扶贫”的对口帮扶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每年给奉节县捐助300万元;奉节县拿出一部分在石罐村修了10个现代化的烘烤房,采用煤炭为燃料,热量值更大。丁俊华每年只需花两个月时间,就能将全部药材烘干,且烘烤出来的药材颜色好,卖相好,价格至少提高20%。

在山上种植药材的时间缩短,丁俊华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场镇与妻子和孩子团聚;卖药材获得的收入更高,他有更多的财力来改善家庭生活。

村支书向红宁介绍,依靠多元化社会扶贫对中药材产业的培育,石罐村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大部分家庭的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过半数的村民在附近场镇购买了商品房,过上了城镇生活。

记者手记

让多元化社会扶贫凝聚成强大合力

多元化社会扶贫是中国开拓的扶贫新思路,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社会化扶贫的优势不仅仅是捐钱捐物,更重要的是整合、借力社会各项资源,从各个方面汇集强大的力量来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社会化扶贫力量雄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如何做到既要激励各方积极性,又要在资源使用上有的放矢、精准高效是一个课题。

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情,但是必须创造一个机制,让政府、企业、农户共赢,才能让扶贫攻坚工作社会化可持续。

例如在产业扶贫上,就要在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和服务手段上下功夫,如何更好地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企业给贫困地区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技术、品牌、产业链,更重要的是理念和信心——贫困山区的农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掣肘很多,说到根本还是缺人才、缺理念。

同时,社会化扶贫力量要当好“发动机”,重点在激活扶贫对象“发展内生动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着力从发展理念、文化素质、实用技能等层面改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面貌,从而将扶贫资源由外部输入转化为扶贫对象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