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灿:驻村扶贫重在“实打实”

发布时间: 2015-08-26 15:38:44  |  来源: 荆楚网  |  作者: 刘灿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贫困户 扶贫开发 驻村扶贫

“麻湾山大石头多,没有平地光陡坡;下雨两天涨大水,天干三天没水喝。”这是神农架林区松柏镇麻湾村村民以前用来自嘲家乡的顺口溜。现如今,麻湾村村支书贾俊则是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一亩地少说得有上万块钱的收益,套种了辣椒的贫困户半年之内就可以脱贫。”贾俊说这一切离不开湖北省司法厅“三万”工作队对麻湾村的帮扶。(荆楚网8月25日)

驻村帮扶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近两年,湖北省司法厅“三万”工作队通过对每个驻点帮扶村进行精准规划,实打实帮扶,帮助了当地125个贫困户共648人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驻村扶贫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仅靠文件要求、会议布置,没有面对面的沟通,因地制宜手把手的指导,很难取得实效。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驻村扶贫的单位片面的认为,所谓的扶贫,不过是给点钱、送点物资,帮助贫困户和贫困地区度过难关。从短期来看,这种“输血式”帮扶能够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解决燃眉之急,不至于吃不好、穿不好,上不起学。但从长远来看,如果扶贫工作不能帮助贫困地区增强“造血”功能,不能让其最终自力更生,那么这样的扶贫只能是“越扶越贫”。

古人说的好: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要想帮助贫困地区彻底甩掉贫穷的帽子,仅靠“输血”扶贫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帮扶地、帮扶户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建立长效机制,增强“造血”功能,找到合适的致富之路,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从心里、从行动上都能真正脱贫。我们欣然看到,省司法厅为帮助驻点村村民脱贫致富,为当地制定了“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一年种植期的有辣椒、玉米等,两年左右种植期的有元藿、柴胡等,三至五年及以上种植期的有桫椤树及猕猴桃等。并且,驻村工作队还深入了解每一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那些特殊的贫困户制定相应的脱贫计划,“一对一”签订承诺书,让他们享受“定制服务”,共同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西奥多·舒尔茨教授在他的代表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作出了贫困农民“贫困而有效”的结论。该结论的基本含义是,贫困人口同样有能力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信息和可利用的基础设施等条件,使其可支配的资源配置最优化。外部帮扶应从增加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以及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入手,激活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的发展潜力。这也从理论层面启示我们,驻村扶贫不能浮在表面、搞“花架子”,而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招数,激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充足,外部的帮扶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外部的帮扶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