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探索“1+6”扶贫开发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15-08-25 11:04:10  |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刘芳君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攻坚 巴中 扶贫开发

无论是受益于精准扶贫的平昌县青凤镇龙井村“杨猪倌”,还是产业先行带动农民致富的恩阳区花包村,或是美如山水田园画卷的“巴山新居”巴州区新庙村,都是巴中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径,构建扶贫开发大格局的一个个生动切片。

据悉,自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精准扶贫与连片推进有机结合,提出“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实施点面结合的“1+6”扶贫开发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扶贫攻坚、致富奔康的新路子。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该市减贫4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14.2%。今年上半年,该市贫困人口减少5万余人,扶贫开发工作成果显著。

规划先行

连片开发“1+6”模式

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的巴中,境内山高谷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属于新型工业弱市、传统农业大市,整体贫困、连片贫困、深度贫困特征明显,该市三县两区均属国家或省级贫困县。

怎么办?立足该市“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体”的市情,巴中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巴中建设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大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于是,“连片开发”的扶贫思路逐步清晰起来。

有了思路,规划先行。科学编制的《巴中市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和各专项规划指出,巴中扶贫开发要坚持先全域后区域、先总体后专项的原则,从最边远贫困的片区、最贫困的人口、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入手,每年每县(区)要启动实施2—3个扶贫片区,并做到“建设一年、巩固一年、提升一年”,确保扶贫过后不返贫。不仅如此,该市还依据人口流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前景等因素,打破行政界线,按照“规划连片、公路连通、产业连带、聚居连块、服务连城、管理连网”标准,将巴中划分为100个扶贫片区,按照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原则,一片一片的规划、一片一片的实施、一片一片的脱贫。

在扶贫模式上,巴中市在每一个扶贫片区内展开以“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公共服务、技能培训、生态环境“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6”扶贫攻坚行动,不断提升片区内群众自我脱贫能力。规划实施四年来,巴中市已启动51个扶贫片区,帮扶成果显著。

今年上半年,巴中市新启动实施“1+6”扶贫工作涵盖29个乡镇,209个行政村,6.25万户24.24万人的15个片区连片建设,完成投资18.0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63.36%。完成新建巴山新居4118户,新建村组道路70.1公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10.57万亩,改造中小学危旧房2049平方米,整治山平塘206口、地质灾害防治24处、土地7075亩;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1083人、实用技术培训18000人次,减少贫困人口4.47万人。“1+6”扶贫模式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并作为全国经典案例刊登在《中国扶贫》2015年第1期上,向全国推广。

精准扶贫

从“漫灌”到“滴灌”

如果说连片开发解决了扶贫工作“面”的问题,那么精准扶贫则将解决“点”的问题。点面结合,才能彻底脱贫,实现致富。

“我们一家一户地走访,了解村民的需求,并建立起帮扶表和工作详册,针对性地帮助群众脱贫。”巴中市恩阳区青木镇花包村驻村干部谭洪跃告诉记者,只有挨家挨户走访,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才能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并做到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精准扶贫首先得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才能因户施策因人施治,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巴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探索创新出“十步工作法”,被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包括四种类型: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去年,巴中市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99个、54.4万人,并根据其贫困类型建档立卡精准管理,针对性帮扶助其解决问题,效果明显。

今年4月,平昌县龙井村58岁的杨先国成了精准扶贫的受益者。被识别为产业滞后型贫困的他,获得了两年4万元贷款。杨先国打整好空置了一年的猪舍,用贷款买回了猪仔。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才几个月的时间买回的猪仔便很快长大了。“母猪快下崽了,今年年底前还可以再出栏一批生猪,增加好几万元的收入。”受益精准扶贫,杨先国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让以往“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开始向“精准滴灌”的转变,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让像杨先国一样的贫困户们尝到了甜头。而随着巴中市扶贫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将有更多的贫困户被精准识别,并走上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本报记者 刘芳君/文 图片由巴中提供

作者:刘芳君 图片由巴中提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