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洩湖镇扶贫开发工作综述:统筹资源 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 2015-08-10 10:05:29  |  来源: 西安日报  |  作者: 张万山 张端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 扶贫开发 扶贫资金 蓝田县 洩湖镇

8月3日晚上,蓝田县普降大到暴雨,地处洩湖镇岭区的唐凹村主任周雪锋看着窗外雨下得一阵紧似一阵,再也坐不住,抄起手电就往梁上赶。梁上几十户贫困户还住着土坯房,暴雨突袭,可不敢让群众有个闪失。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冯淑芳家,看到73岁的冯婶和儿子都好着,周雪锋的心搁回了肚子。“冯婶,再忍忍,年底就能搬进新房住了。”往回走的路上,周雪锋寻思着,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大事得再抓紧。

基础扶贫优人居

周雪锋今年新当选了村主任,一上任就忙活着给唐凹村22户贫困户搞移民搬迁。“按照国家和县上的好政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不掏一分钱就能住进50多平米的新房。”周雪锋说。

人只有住得踏实,才能安心搞发展。洩湖镇贫困群众大多生活在坡大、沟深的岭区地带,耕作条件差、居住分散、房屋年久失修,还受滑坡、高岩崩塌等地质灾害的自然威胁。镇党委、镇政府瞅准制约岭区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村推进水平,以移民集中安置项目为基础,为扶贫开发奠定良好物质条件。在抓好集中搬迁的同时,实施零散户“安居工程”,重点抓好81户居住在土坯、窑洞的鳏寡孤独贫困户住房建设,目前已完成39户。确保达到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目标。

就拿黑沟村来说,全村7个村民小组1936人,村民居住分散在一道梁、两条沟之间的19个居住点,坡大沟深,住房基本以土木结构为主,耕作条件差。为彻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消除群众的住房隐患,2013年村上编制了移民搬迁总体规划。目前已完成一期151户621人的关中民居风格的移民新村建设,预计10月底群众可搬迁入住,二期80户移民新村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

八月初,下付村五保户骆亚静来到正在粉刷的移民新房,爱惜地用手摸着洁白的墙壁:“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好的房!政府好呀!房里啥都有了,水、电、灶都齐活了,还给买了电磁炉和被子,再过几十天我老太婆就住新房啊!”

产业扶贫促增收

走进黒沟核桃产业基地,成片的核桃林在微风的轻拂下翻滚着绿色的波浪。胡云贵站在自家12亩核桃林前,一边喜滋滋地看着核桃的长势,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一亩地能收入3000块, 12亩地就是38000块。”以前,胡云贵的12亩地种的是传统的玉米和小麦,一年能收6000块钱算好的,现在翻了好几番,靠着发展核桃产业,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三间两层小楼房。

像胡云贵一样靠产业脱贫的村民,在洩湖镇不是一个两个。全镇低收入村13个,岭区人口1.9万人,贫困人口9493人,如何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贫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镇党委、镇政府把培育产业作为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积极实施富民增收工程。

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既注重创特色成品牌,发展休闲游、体验游等新兴产业,也注重扩规模增效益,加快发展樱桃、核桃、肉鸡等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核桃1.9万亩、樱桃1.5万亩、肉鸡存栏110万只,农家散养土鸡2万余只,实现了岭区群众人均1亩核桃。特别是地处老岭地区的黑沟村,充分发挥土地面积广阔的优势,采取“农民+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县上免费提供树苗,合作社提供水电基础设施和日常田间管理指导,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推广复合经营,累计栽植核桃4100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园1000亩,实现人均2亩核桃的发展目标,农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1700元增加到2014年的7800元。黑沟核桃产业已成为蓝田县的优质核桃示范基地。特色产业收入已成为岭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精准扶贫求实效

“过去,各地政府和扶贫系统的同志习惯用‘大水漫灌’的普惠政策,结果往往导致专项扶贫资金不能因地制宜。” 蓝田县委书记王浩坦言,“为了有效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我们结合岭区村庄实际,经过反复考察,多方论证,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洩湖镇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户建立帮扶档案、落实帮扶责任、确定帮扶措施和发展目标,突出发展核桃、肉鸡、牛羊、药材等种养业和农家乐等非农产业,计划在岭区13个贫困村新栽核桃1500亩,樱桃1500亩,实现岭区群众每人一亩樱桃或核桃,保障每户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对因病因残或劳动能力低下而致贫的群众,全面落实了低保、五保供养、计生奖扶、贫困学生助学补贴、高龄补贴等惠民兜底保障政策,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运用扶贫互助资金,在东李坪、马王、陈家沟等村发展土鸡散养园,引领群众致富,力争村村有增收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增收技能。

“政府不光给我们政策,还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 下付村村民刘土林感慨道。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传授,洩湖镇坚持扶志扶本,用科技培训、雨露计划来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引导贫困群众变观念、谋发展,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在“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思路下,洩湖镇把扶贫开发政府主导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相结合,形成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8家市县帮扶企事业单位帮建项目19个,协调资金667万元。簸箕掌村积极与“两联一包”帮扶单位西安鼎天集团开展合作,借助鼎天集团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特色农业,解放土地对农民的束缚。西安鼎天集团董事长李涛表示:“鼎天与簸箕掌村结成对子,不仅要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还要挖掘簸箕掌村独特的山水资源开展合作,争取用5年时间将簸箕掌村打造成西安半小时经济圈上的乡村旅游名村。”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短短几年时间,洩湖镇脱贫6439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98元,比2012年增长1380元。这个地处骊山南麓的昔日穷山沟,随着新农村建设号角的吹响,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加快壮大脱贫产业,着力改善基础条件,凝聚社会扶贫力量和抓好分类施策工作……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全力攻坚,确保年内消除贫困人口3054人,完成三个村82户移民安置点住房建设,确保年内实现全面脱贫。”谈起富民强镇的思路,镇党委书记沈养生信心满满。

“目前,洩湖镇乃至蓝田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后,我们将坚持精准扶贫的思路,因地制宜,培育致富产业,健全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并结合新型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打造一批移民安置示范点。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抓好此项惠民、富民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向群众、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蓝田县委书记王浩坚定地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