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小平台 扶贫大方向——电商扶贫如何迎风起舞

发布时间: 2015-07-27 09:58:34  |  来源: 山西日报  |  作者: 赵建军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开发 互联网+扶贫 电商扶贫

【阅读提示】

   电商扶贫,是我国互联网时代扶贫方式的一种创新,可用“互联网+扶贫”来表示,其主要内涵是政府帮助扶贫对象通过开办网店等电子商务的方式达到减贫、脱贫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今年,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作为一种新手段、新方法,备受关注和青睐。但如何让电商扶贫迎风起舞,并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把“新利器”,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

淘出山里宝富裕农家人

  永和县山川秀美,交通却不便,农民的市场经营意识不强,即使丰年也未必能有充实的“钱袋子”,村民们大都是坐等收农产品的商贩上门。

2014年9月,程万军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口扶贫干部被派到临汾市永和县任职,担任该县副县长。在永和,程万军第一个想法是通过网络帮助乡亲们打开销路。为此,他通过众筹在网上帮助农民们卖核桃,被媒体称作“核桃县长”。30天筹集资金86万元,销售核桃2万斤,每斤实现增收3元到5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在增收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农产品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大量农产品滞销,严重制约着贫困户脱贫致富。”在程万军看来,连上一张网,打开 一片天。让扶贫搭上电子商务快车,不但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而且还让群众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

兴县蔡家崖村“第一书记”王晓玲,自从2013年驻村后,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将村里土特产多卖些钱。随后,她在村里组建了电商团队,搞调研、学经验、出产品,并在淘宝网注册蔡家崖有机农产品店,进行网上销售。她的理想就是让“蔡家崖”系列产品走出大山,飞入城市。

“曾经见证阿里巴巴纽交所上市的王小帮,感觉做网商大有前途。”王晓玲告诉记者,有了电子购物这个跨越空间的新渠道,小杂粮、特色果蔬、中药材等,都可以准确找到买家。事实上,用“互联网+”沟通世界,所带来的不仅是“一对一”的买卖,更有观念的快速碰撞与对接。

“电商扶贫”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的体现,已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省扶贫办王立伟主任表示,电商扶贫是“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实践证明,电商扶贫不仅为农民直接进入市场打开了另一扇门,而且也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升级发展。可以说,电商扶贫大有可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当前在电商扶贫领域,从政策设计,到基层试点,到连片部署,再到社会动员与组织创新,一系列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电商扶贫这种扶贫方式新的突破一触即发,新的局面呼之欲出。

农民攀电商 培训是关键

  谈电商,干电商,眼下“电商扶贫”已成为一个热词。当然作为“互联网+扶贫”这场变革的主体,贫困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扶贫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

客观地说,目前我省的电商发展与浙江等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电商人才的差距。搞电商扶贫,首要任务是从电商培训入手,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一种共识。

“互联网+扶贫”,或许正是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捷径。程万军认为,现阶段制约贫困地区农业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农业购销模式、思想观念的惯性,以及人才的严重缺乏。现在关键的短板是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农户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跟不上,对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营销方式仍然比较陌生。

数日前,在第一届山西互联网大会上,山西维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世斌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理念。该公司营销模式为线下体验和线上推广相结合,目前已在阳曲县建设基地4个、面积2100多亩、大棚460多个,带动农户100多户。刘世斌认为,当下,最主要就是为贫困地区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提高贫困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从而引导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电商创业实践。

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就正式发布了《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报告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广,未来的农民都是“新农人”。

“新农人”从哪里来?对农民普及培训是关键。为推进电商扶贫,从7月份开始,省扶贫办连续举办6期电商扶贫创业带头人培训班。同时还借助驻村工作队进行指导培训。在实施电商人才培训计划、淘宝千县万村计划和片区电商扶贫平台等三大项目的基础上,我省还逐步实施“农村电商扶贫网店创业示范工程”,鼓励、引导贫困地区“新农人”们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创业,3年内在我省贫困地区创建1500个网店,带动就业创业1万人。

前景很诱人 短板待弥补

  “互联网+扶贫”看起来很美好,但要开花结果,还需审慎思考。

程万军称,目前政府在对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对接的具体政策措施上还较为缓慢,无法迎接农村电子信息化的到来,仅靠农民自由发展还远远达不到需求。

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协调资源、牵头搭建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并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商超对接、人才培训等工作,促进农业与电商结合,形成良性运营循环机制,提高扶贫成效。

刘世斌认为,电商扶贫,既要依靠各类扶贫主体从外部帮扶,又离不开或更离不开帮扶对象自身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总结“淘宝村”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别要重视发挥“领头羊”们的示范作用,处理好公平帮扶和重点帮扶的关系,确保正向激励。

一些电商企业从业人员的体会是应当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

汪向东指出,电商扶贫首先要拓通道,解决网上交易的通道问题;其次要通过大量的培训,培育一支推动电商扶贫的网络大军;再就是要强体系,不仅是供应链体系,还有推进体系,服务体系等等。最后,优化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这是电商扶贫的任务。

电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发力。

王立伟表示,通过电商扶贫这种新方式,不仅要解决把农村好的产品能够卖出去、把城市好的产品能够卖到农村的问题,还在于通过互联网的理念,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习惯、生产习惯、思维习惯。省委省政府对贫困地区的电商十分重视,许多部门都在做有关工作,并计划建设一批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省贫困地区形成发展电子商务的浓厚氛围。

“互联网+”与扶贫的融合将带给扶贫工作巨大的模式变革。电商扶贫,政府的协调是很关键的,尤其在贫困地区,电子商务缺意识、缺资金、缺能力,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