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随着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提出“四个切实”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为下一步扶贫攻坚作出了战略部署。所谓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和机制,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力求通过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有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
我省农村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截至2014年仍有贫困村7366个,贫困人口512万(其中扶贫对象379万),占全省乡村人口总量的9%,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区、黑龙港流域等地,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匮乏,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必须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有效衔接的思路,加快健全精准扶贫机制,努力实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打好扶贫攻坚战。
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做到“扶真贫”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优化配置扶贫资源的首要前提。目前我省512万贫困人口中,录入建档立卡系统的有499万,尚有13万贫困人口未被纳入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今后,应以县为单位,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贫困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贫困底数,实现“全覆盖、全扶持”。一方面,按照“自荐”与“联评”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筛选出急需帮扶又有脱贫潜力的贫困村;另一方面,建立更科学的贫困人口识别程序,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步骤,真正把最困难、最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做到公正透明、信息真实、群众认可。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加强贫困监测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有利于为科学决策、政策调整提供依据,有利于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动扶贫资源向贫困户、贫困村进行精准配置,做到“扶真贫”。
建立精准施策机制,做到对症下药
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以后,应深入梳理致贫原因,不能搞大水漫灌、一刀切,而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扶贫措施,并拟定帮扶责任人或单位,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如对具有劳动能力和脱贫愿望的贫困户,帮助建设入户增收项目,实现产业扶贫;对希望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加强转移培训,实现就业增收;对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多户联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实现带动增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质灾害多发的特殊困难地区,实行移民搬迁、易地脱贫;对因病因学致贫,乃至缺乏劳动自救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并加大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的力度,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体系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衔接,形成多层次的帮扶政策体系。
结合我省实际,为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应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综合采取特色产业扶贫、家庭手工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方式,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扶贫项目安排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应大力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发挥他们带动农户、联结市场的作用,完善参与式扶贫开发方式,使扶贫项目安排更契合贫困农户和市场的需求;鼓励贫困农户积极参与各种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允许他们以帮扶资金、土地等入股,形成“土地出租挣租金、劳动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股金”的多元增收格局,保障持续稳定增收。
建立精准管理机制,做到“动态高效”
首先,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脱贫成效精准。加快完善省市县乡四级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把贫困户、贫困村、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使用等基本情况,录入系统并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严格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富戴穷帽”。
其次,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度,确保扶贫扶到点上。将扶贫资金使用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并逐步强化以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将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效果挂钩,优先支持积极性高、脱贫愿望强、扶贫工作做得好、资金使用规范的贫困村和减贫效果好的项目。
第三,完善考评机制,强化激励约束。针对市、县、乡,分别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综合考核经济贫困、生态贫困等治理情况,使考核指标因地制宜、客观准确。特别要重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考核机制的改革,即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精准扶贫考核向乡镇延伸,强化乡镇扶贫工作的责任。
第四,夯实基层管理队伍,选好脱贫领路人。精准扶贫需要思想观念、思想方法的创新,需要一支真抓实干、乐于奉献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应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支持创业有成的党员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