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豇豆春提早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15-06-20 18:32:4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豇豆 主蔓 小拱棚 栽培技术 育苗期

豇豆,又名豆角、长豆角、角豆和带豆等。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品种多,南北各地都有生产。

鲜豇豆荚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含量约2.7%,醣类约4.2%,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及维生素C等,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蔬菜。

豇豆种子的发芽温度为25-35℃,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15℃以下生长缓慢,不耐5℃以下的低温,0℃左右受冻害。豇豆品种中,除蔓性强、结荚长的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要求短日照和强光,在保护地早春栽培中,由于幼苗期日照短,可使花序着生节位低,花芽分化早而多。

豇豆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只要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均可栽培。

豇豆结荚时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且其根瘤菌又远不及其他豆科作物发达,因此必须供给一定的氮素肥料。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瘤菌活动,根瘤较多,豆荚充实,产量增加。

1、豇豆春提早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有的菜农认为,豇豆直播茎叶旺盛而结荚少,育苗移栽豆荚多。春豇豆,特别是春提早栽培豇豆,直播后,气温低,发芽慢,遇低温阴雨,种子容易发霉烂种,成苗差,遇霜冻又易死苗,故以育苗为宜。

育苗可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营养土的配制参见有关内容进行。

①播种期:一般于惊蛰前后进行。

②播种:预先精选种子,将虫伤、秕粒种子剔除,然后每钵或每营养块播种3-4粒。播种后浇水保湿,但浇水不宜过多。再盖1厘米营养土后,盖地膜及小拱棚。出土以前不揭地膜,以保温保湿。

③育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用代森锰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以防病害发生。出土后揭去地膜,盖小拱棚。其管理主要温度调控管理,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即当小拱棚内温度低于20℃时,拱棚以盖为主,棚门以关为主;当小拱棚内温度高于20℃时,揭小拱棚,开大棚门,有利降温降湿。早春出现2-3级以上北风时不要揭膜,以免嫩叶和生长点受伤。

(3)适时定植:春分后,当第一复叶展开前,可选择冷尾暖头天进行定植。棚内栽培,采用地膜覆盖,能明显地提早上市和提高早期产量。

定植密度,之豇豆28-2,以行株距60-65×20厘米,667平方米栽5500窝,每窝3-4株为好,其他蔓性品种可适当稀点。

定植后,用1:1000倍敌克松药液淋蔸,每蔸淋药300克左右,既可作定根水,又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一举两得。然后盖小拱棚,密闭5-7天,有利缓苗。

(4)田间管理:豇豆在开花结荚前,对肥水要求不高。关键是先把底肥施足,菜农有“三追不如一底”的说法,特别强调基肥的重要性。但开花结果后,仍需追肥。

①追肥:结荚后,5-7天一次追肥,每次667平方米用尿素15千克,磷肥50千克或用复合肥20千克兑水浇蔸。

②合理整枝:一是基部抹芽,主蔓第一花序以下各节位的侧芽全部抹掉,促进早开花。

二是蔓腰打杈,蹲苗期应及时将各混合节位上的小叶芽摘除,促进花芽生长,在侧枝长出的情况下,也可留一叶摘心,利用侧蔓第一节形成花序。

三是打群尖,中后期,主蔓中上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摘心。

四是主蔓打顶,主蔓2米以上时打顶,促进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采收豆荚。

③及时搭架引蔓:及时抽蔓后,应及时搭架引蔓。搭架方式有“人字架”、“篱形架”和“鸟窝架”。搭架材料有竹竿、树枝和纤维绳。

④病虫防治:豇豆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锈病、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豆荚螟和豇豆荚螟。防治方法可参照病虫防治内容进行操作。

⑤及时采收:春提早栽培的目的是早上市,获高效,加上豇豆又以其嫩荚为商品,因此应及早采收,一般在开花后5-7天可采收上市。采收时不要损伤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更不能连花序柄一起摘下。应该按住豆荚基部,轻轻向左右转动,然后摘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