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浸种催芽技术,使葫芦砧木种子一次发芽率达85%~90%,有时高达95%,西瓜接穗种子发芽率达到90%~95%。现将多年的经验与体会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参考。
1葫芦砧木种子的浸种催芽技术
1.1种子处理
浸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翻晒3~5小时,使种子含水量基本一致,可提高发芽率和整齐度。然后将葫芦种子倒入65~70℃热水中,不断搅拌至水温40℃以下,自然浸泡至次日,清洗、换水并捞除浮面种子后,继续浸种48~72小时。
1.2种子消毒
用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min,捞出,搓洗干净,盛入容器内将水滤干。
1.3沥干种子表面水分
种子移入催芽箱前一定要将表面水分吸干或晾干,这点至关重要。如果种子太湿,会导致种子发芽生态环境湿度增大,间接造成供氧不足,种子呼吸代谢受阻,种子容易发霉腐烂,不仅使发芽率下降,有时还会导致芽形态异常。具体做法是:将种子倒在床单大小的双层棉布上均匀摊开,再用干布轮番进行擦拭直至把种子表面水分擦干。有阳光的天气最好通过翻晒使种子表面水分蒸发,葫芦种子对光敏感,经过日光照晒后发芽速度和发芽率会相应提高。清干后的种子外观干爽,不黏布,抓起散落有沙沙声。
1.4种子盛放
采用四周和底部均匀带孔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塑料筐盛放种子,以确保种子透气、受热均匀。容器的长、宽、高约为45cm×40cm×
15cm,不可太大,确保发芽箱内气流循环,上下层种子受热均匀。包裹种子的发芽布用沸水煮10min,冷却后拧干水,并用力抖动将水甩干,按底层为双层、四周为单层铺垫于筐内包裹种子。每筐盛放种子2.0~2.5kg,种子层厚度5~10cm为宜,具体盛放量视砧木种子形状而定,越扁平的种子量越少,如超丰F1种子。筐内种子堆放以四周高、中间低为好。
1.5种子催芽
①温度葫芦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催芽在光温发芽箱内进行,通常在催芽开始后24小时内设置昼间18小时、夜间6小时模式,温度调至31℃,此模式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发芽箱内湿度降低和气流循环,使种子均匀受热和增强呼吸代谢活动,有效促进种子萌动和体内物质的转化;24~48小时内采用昼、夜均为12小时模式,温度调至28℃,因为只有在发芽最适温度范围内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才能达到最大值,这个阶段种子胚根突破种皮进入萌发期;48小时后主要采用夜间模式,偶尔转为昼间模式,温度29~30℃。
②相对湿度催芽过程中,发芽箱内的相对湿度至关重要,最适湿度为80%~85%,超过90%或更高时,种子易发霉,并加速老化和衰老,降低发芽率,并造成部分种子丧失发芽能力,发芽效果极差。催芽24小时内箱内实际湿度要比设置的相对湿度高,有时可达90%以上,所以要尽量多用昼间模式,将日光灯亮着,有利于降低箱内湿度,使实际湿度接近设置值。
③催芽过程的管理种子催芽过程中要勤检查,催芽24小时后要换筐或翻动种子,将上下层的种子进行调换,尽可能使种子受热均匀,达到发芽整齐的目的。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发芽布过干要及时补水,补水采用小喷壶喷雾方式进行。种子露白后会增加对水分的需求,应保证种子和发芽布的湿度。胚根伸长期切忌翻动种子,以免造成损伤或断根。
④及时播种当胚根伸长到5cm左右时要及时将种子从发芽箱移出播种,种子发芽需48~72小时,发芽率一般可达到85%~95%,因品种而异。将播种后剩余的未发芽种子冲洗干净,自然晾干或吹干种子表面水分继续进行第二次催芽,不可用干布擦拭,免得弄断已露白的种子胚根。
2西瓜种子的浸种催芽技术
2.1种子处理
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1~2小时,使种子含水量基本一致,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将种子倒入55℃热水中,不断搅动至水温35℃以下,然后继续浸种6~12小时。
2.2种子消毒
种子消毒药剂及方法同葫芦种子,但浸泡消毒时间缩短为5min。
2.3沥干种子表面水分
这点至关重要,无论用什么办法,在种子置于发芽箱前一定要将种子表面水分充分吸干或晾干,否则不但降低发芽率,而且发芽后的种子相互黏在一起,影响播种作业。具体做法同葫芦种子。有阳光的天气也可以通过晾晒使种子表面水分蒸发,有异曲同工之效。
2.4种子盛放
盛种容器规格及发芽布处理方法同葫芦种子。将擦干水分后的种子按每个容器2万~2.5万粒分盛。种子小粒型的品种如美洲豹,每个容器盛约2.5万粒;种子大粒型的品种如凯旋、景福,每个容器盛1.6万~2万粒为宜。
2.5催芽
将西瓜种子置于光温发芽箱内催芽,设置温度30℃,湿度83%,昼间5小时、夜间16小时模式。催芽从昼间模式开始,催芽5小时后自动转入夜间模式,整个催芽过程一气呵成。
2.6及时播种
整个催芽过程需要18~22小时,当胚根伸长到0.1~0.2cm即可将种子移出发芽箱进行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