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 2015-06-20 18:05:5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 宏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发病症状 生态环境调控 炼苗 浸种催芽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是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重,两周内可使整株叶片枯死,减产30%~50%,严重威胁着黄瓜生产。发病初期正确识别霜霉病的危害症状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是防控的关键。

发病症状

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卷须和花梗,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多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初时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扩展很快,2天内因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出现多角形水浸状病斑。水浸状病斑开始变黄褐色,此时如湿度大,病斑背面会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片边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叶片易破碎。

防控技术

加强管理 防治黄瓜霜霉病应加强管理,做好预防。一、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性。二、浸种催芽,培育壮苗。用55℃温水浸种,0℃和25℃间隔变温催芽,大温差培育无病秧苗,减少病源。采用营养钵育苗,调节苗床温度使之有利于幼苗生长。移栽前要加强低温炼苗,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三、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移栽前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深耕平整土地,做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定植后适量浇水,及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使植株健壮。控制田间湿度,做到合理密植,适时适量灌水,生长前期应尽量少浇水,开花结果后增加浇水量,但禁止大水漫灌,可膜下灌溉。四、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控。保护地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多高于80%,清晨要及时开启通风口,通风排湿,降低室内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黄瓜霜霉病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浸染。

高温闷棚 设施黄瓜采用高温闷棚方法控制霜霉病,没有农药残留,是一项无公害的防控技术措施。在高温季节,如果设施黄瓜霜霉病已经发生并已蔓延,可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风、浇水、落秧,使黄瓜瓜秧生长点处于同一高度,上午10时,关闭风口,封闭温室升温。注意观察温度(从顶风口均匀分散吊放2~3个温度计,吊放高度与黄瓜生长点齐平)当温度达到42℃时开始记录时间,维持42℃~44℃两个小时再逐渐通风,缓慢降温至30℃。可比较彻底地杀灭黄瓜霜霉病菌与孢子囊,控制病害发生、发展。

化学防治 黄瓜霜霉病应早发现、早防治,及时发现中心病株,用药控制蔓延。一、保护地可选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在发病初期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克,分别放在棚内4~5处,用香暗火点燃,闭棚熏1夜,次日清晨通风,隔7天熏1次,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粉尘法、喷雾法交替轮换使用。粉尘法是于发病初期的傍晚,用喷粉器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每亩1公斤,隔9天喷1次。二、喷雾法。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等喷雾,隔7~10天喷1次。

(王 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