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设施向下延伸 准扶贫到村到户 化改革“啃”硬骨头
贵州扶贫攻坚足音铿锵
2014年,围绕扶贫开发这一重要任务,贵州强力攻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顺利完成减贫170万人和11个贫困县15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六项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向下延伸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加快改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状况,2013年11月,贵州启动实施了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推动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全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4年,小康路行动开工项目4450个,完工2223个,涉及827个乡镇的2573个村;小康水行动解决了300多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建成“五小”工程5.2万处,新增有效灌溉农村耕地114.7万亩;小康房行动完成35.6万户农危房改造;小康电行动开工项目2604个,新建110千 伏和35千伏线路2422公里,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9004公里;小康讯行动新增1600个村寨通电话、2300个村通宽带;小康寨行动完成 “三改”及庭院硬化70.8万户,建成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和照明设施……
威宁自治县海拉乡曾是最缺水的乡镇,如今彻底告别了寒风中挑水吃的历史。经过四级提水,宝贵的水从海拔1500多米的牛栏江峡谷提升到海拔 2500多米的海拉乡,1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受益于小康水行动,海拉乡大力实施金银花种植项目,目前已种植4000多亩,群众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 子。
2014年,全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共完成投资408.1亿元,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发展基础日益坚实。
“小水滴灌”实现精准扶贫到村到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住的贫困地区。扶真贫、真扶贫,贵州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滴灌”,切实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档立卡、细分扶贫对象是第一步。2014年,贵州完成了9000个贫困村、278万户、745万人的信息录入工作,为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六个到村到户”精确瞄准,扎实推进。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2014年,55864名干部组建11590个驻村工作组,覆盖全部贫困村和全部 贫困人口。产业扶持到村到户,70%以上的扶贫资金用于核桃、中药材、茶叶等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和“雨露 计划”,对“两后生”实行三年免费中职教育,推动职业教育进园区、进工厂、进农村。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 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投资37.11亿元,基本建成4.29万套生态移民住房,17.2万移民迁出大山。
荔波县拉岜村过去是出了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加大投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如今漫山遍野的柚子树从一个坡头连接到另一个坡头。村支书覃树友告诉记者,每到蜜柚成熟的季节,拉岜村的蜜柚堆成一座座“金山”,外地车辆排着长龙上门收购,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样板”。
取消GDP考核创新扶贫体制机制
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是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的重要内容。
2014年,贵州对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的关岭、紫云等10个县调整综合测评办法,取消GDP考核指标,加大农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财政与金融、投资与消费、科技与人才、就业与收入、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等8个类别考核比重。
调整考核指标后,册亨县提出,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子。雷山县县长袁刚表示,雷山生态良好,今后可以放下包袱,专心抓好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生态保护,补好民生短板。
贵州制定了新的《贵州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将50个重点县县委书记、县长和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作为考核对象,推动贫困县工作考核由 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同时,对“减贫摘帽”的重点县,从“摘帽”之年至2018年,每年奖励1000万元的资金,形成了良好的正 向激励机制。
2015年,贵州定下了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新增10个县160个乡(镇)减贫摘帽、50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的目标。在扶贫开发、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贵州正全力啃下一块块贫困“硬骨头”。(樊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