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脱贫,才能致富;富民,方可兴渝。对于一方政府而言,扶贫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在近年来的扶贫工作中,黔江区以精准扶贫为统揽,以“整村脱贫”为突破口,以创新扶贫机制为着力点,凝聚起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大扶贫”格局得到不断巩固。
整村扶贫通过市级验收
1月15日,黔江区整村扶贫工作检查验收汇报会召开,由市林业局牵头,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扶贫办等单位组成的全市第四批贫困村整村扶贫检查验收组对黔江区整村扶贫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2012年,按照市扶贫办统一部署,黔江区启动实施了37个贫困村整村扶贫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机制,黔江集聚扶贫资源向各个贫困村整村倾斜。
3年来,黔江累计投资86174万元,村平投入2329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752万元、行业扶贫资金50379.84万元,社会扶贫资金1479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5563万元,实施项目639个。2014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60元,比2011年增长67.4%,贫困人口减少1337户4680人,农户均有1-2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通过努力,黔江的37个贫困村达到了“七有四通三解决”的整村脱贫验收标准,全面解决了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呈现出交通便捷、饮水安全、用电保障、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幸福生活新气象。
此次验收,检查验收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入户走访、开展问卷调查、实地查看扶贫项目等方式,对全区整村脱贫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检查验收组认为,黔江在抓整村扶贫工作中,工作机制有创新、项目规划科学合理,农户对整村扶贫项目认可度高,通过整村扶贫得到了实惠,同意全区启动整村扶贫的37个贫困村通过验收。
转变思路带动农民脱贫
37个贫困村的整村扶贫项目通过验收,无疑充分肯定了黔江扶贫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据黔江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近年来的扶贫工作中,黔江首先创新思维,实现了思路上的“四大转变”,包括由粗放型扶贫逐步向精准扶贫转变;由“单一”式扶贫逐渐向“复合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型扶贫逐渐向“三位一体”扶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思路决定出路。整村扶贫,便是在一系列思路转变之下,黔江扶贫工作寻找到的一条重要出路。
2012年,黔江立足全区5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目标,成立了编制规划领导小分队,深入相关乡镇街道开展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因地制宜规划扶贫项目719个。
去年,黔江再次完善了项目规划,新增扶贫项目68个,通过规划引领,让整村扶贫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有力推进。
资金问题是扶贫工作破题的“瓶颈”。黔江根据“项目总数确定资金总量、部门职责负责项目多少”的要求,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原则,争取部门大力支持。实现了“资金需求、部门联动、项目实施”的完美融合,开创了“以规划为统揽、有效解决资金瓶劲制约”的崭新局面。同时,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山东日照对口帮扶部门、市卫生帮扶集团的汇报衔接,争取更大支持,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安排在重点项目上,形成了强有力的扶贫攻坚态势。3年来,黔江共整合部门资金5.038亿元,社会扶贫资金0.15亿元,筹集财政扶贫资金0.87亿元。
在整村扶贫工作中,黔江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推动、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扶贫机制,按照群众意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项目实施上,黔江严格实施严把项目程序关、严把项目质量关、严把项目进度关、严把资金拨付关“四严”管理。
黔江还针对37个贫困村建立了37支驻村工作队,明确了驻村帮扶的目标任务和驻村工作队职能职责。2014年8月下旬,黔江区委组成10个督查组对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有力地推动了整村扶贫工作。
多措并举致力扶贫攻坚
除了大力推进整村脱贫,黔江还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全力推进“借力借势”力促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统计显示,2014年,黔江规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0个,项目数占比达82.4%。全年发展猕猴桃4500亩,生态蔬菜1.1万亩,中药材2000亩,黄牛养殖基地3个,绿壳蛋鸡10万羽。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白土、五里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巩固发展小南海、水市、石会3个乡镇示范点,依托典型示范点带动全区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全年接待避暑纳凉游客16万人次,旅游收入2800万元。
去年,黔江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山东日照、市卫生帮扶集团等社会扶贫资金796万元,全部用于打造社会扶贫亮点工程。
黔江区还鼓励非公制经济、民间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抓好“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捐资助学活动,发挥引领示范效应,筹集资金30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80人。同时,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实时开展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65期,培训人次5660余人次。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黔江的扶贫工作将以构建全市城乡统筹综合扶贫开发示范区为总体目标,强化精准扶贫攻坚举措,全年减少贫困人口9641人,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460元以上。
扶贫开发闯新路 兜底搬迁断穷根
深度贫困户是扶贫工作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如何让这部分贫困户“脱胎换骨”,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窘境?
2013年以来,黔江区紧紧抓住全市启动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契机,开辟了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主战场,实施“瞄准一户就搬迁一户,搬迁一户就脱贫一户,脱贫一户就消号一户”定点清除深度贫困户的新举措,破解了“搬富不搬穷”这一难题,夯实了脱贫致富根基,闯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经验得到全市推广。
新年新房新气象
三室两厅的新房坚固漂亮,窗明几净。屋里,家具家电和锅碗瓢盆等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今年,黔江区阿蓬江镇麒麟村4组贫困户张德权一家将在新家里度过难忘的春节。
“我们从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哟!感觉简直像做梦!”张德权的妻子任云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家是典型的贫困户。年逾古稀的张德全体弱多病,任云兰腿有残疾不能干重活,唯一的孩子还在读高中,无法参加生产劳动。长期以来,张家人借住在邻居家废弃的烤烟房里,靠种地和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黔江区启动“一对一”兜底扶贫搬迁政策后,张德权一家住进了新房。
去年,和张德权一样在政府部门帮扶下得以乔迁新居的,还有阿蓬江镇彭家村村民陈一荣。他感慨:“几个月前搬新家过新年,对我来说连做梦都不敢想,现在却成了现实!”
陈一荣左手先天性残疾,20多年前离婚后,因家庭贫穷一直未再成家。平日靠农闲时帮人做点木工勉强维持生活。由于家贫,陈一荣家的老宅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一对一”兜底扶贫搬迁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圆了陈一荣的安居梦。
统筹规划新生活
在黔江,和张德权、陈一荣一样,在政府的帮扶下住进新居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从2013年开始,黔江对那些居住在深山峡谷、高寒边远地区,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水,因残、因病、因智、因学、因灾等因素,生活极其艰难的深度贫困户进行了摸底。并通过公示,最终确定对“愿意搬又无力搬”的490户深度贫困户实施兜底搬迁。
“深度贫困户是搬迁意愿最强、搬迁需求最紧迫却又无搬迁能力的群体,阻碍他们走出大山的最大障碍就是资金。”黔江区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黔江区建立起了“领导示范、部门联动”的深度贫困户搬迁兜底帮扶制度,要求每名区级领导帮扶搬迁1户贫困户,每个区级部门帮扶搬迁1-2户贫困户。兜底户在享受3万元政府财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由帮扶领导和帮扶部门按5万元/户标准进行资金补助。
为保证兜底搬迁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黔江区还制定了“五个一”标准,即“搬迁户要有一个好地方,有一栋好房子,有一套完善的室内设施,有一台电视机,有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按照这“五个一”标准,全区从搬迁选点、产业发展、后续扶持等多方面进行了统筹考虑。如在搬迁的选址上,基本上都是把这些搬迁户的搬迁点选在了农民新村或特色院落中,并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等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参与其中,至少也要能在这些产业中打工就业。
2年来,黔江已完成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301户1005人。这些搬迁后的深度贫困户不仅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