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郭氏基金会湖南湘西保靖项目部 创新社会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 2014-10-14 15:26:0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香港 郭氏基金会 湖南 湘西 保靖 社会扶贫

一、郭氏基金会扶贫保靖简况

2007年7月,郭氏基金会在保靖县成立了内地第一个扶贫基地—保靖项目部。多年来,保靖项目部围绕基金会的理念和原则,以实现保靖小康境界为奋斗目标,以建立 “规范”、“公德”的社会为终极目标,坚持从卫生、教育、产业、环境“四个切入点”用力,紧紧围绕“脱贫困、奔小康、创和谐”的脱贫宗旨,在保靖县复兴镇扁朝村、大妥乡山河村、阳朝乡龙家村、碗米坡镇陇木村开展示范村帮扶工作;并同时辅以星火燎原项目建设,实施覆盖全县16个乡镇的35个村寨(学校、医院)示范点。项目部累计先后投入资金7500万元实施项目323个,创新了社会扶贫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的扶贫成效,助推了保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二、郭氏基金会扶贫保靖的主要成效

(一)“健康扶贫”让农民活出滋味

以改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素质为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即:实施县、乡、村三级医技人员培训工程;妇女儿童健康普查工程;示范村大病紧急救助工程;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六年来,保靖项目部在全县范围内对14岁以下农村儿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普查,并让19名先心病儿童到湘雅医院免费接受手术治疗;对398名农村白内障患者和2万多名60岁以下已婚妇女进行了健康检查;15名县直医疗机构的骨干医师,获得了去上海、长沙著名医院进修学习的机会;16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分科进行培训872人次,379名村级医生,每年循环轮训3天,使该县正朝着“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卫生保健靠村(社区)医”的崭新步伐迈进。

(二)“教育扶贫”提升了群众素质

以提高农民素质、师生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扫盲培训、职业技术和电脑培训的农民培训工程;实施教育助学;设立“贫困生助学基金”,无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特困生和有偿资助高中以上贫困生;实施教师培训,开展班主任培训、教师电脑培训、教师校本研修和教师研修网站建设以及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六年来,项目部着力开展教师培训5000多人次,开展“爱心教师”表彰活动。设立特困生资助项目,资助贫困学生1165名,在梅花小学试行设立留守儿童“关爱室”,配备电视机、电脑、电话、图书、饮水机、沙发、儿童玩具等。为8所中小学一次性配备325台电脑。在3个示范村开办多个扫盲班,培训文盲210多人;开展农民电脑培训148人次;每年有380多名农民接受务工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推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扶贫”鼓起了农民口袋

以发展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为重点,根据气候环境,资源分布,农民实际,大力实施高山反季节蔬菜、干鲜小水果、庭院经济、大型家禽养殖,打造长短适合的特色产业。通过扶持种养能人示范户,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提升科技致富理念;建立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专业化水平,逐步实现了产业规模化、商品化的种养模式;坚持资金合作化,经营组织化,发展规模化,推进重点产业建设。项目部斥资在保靖县阳朝乡溪州村兴办了国内第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一所“培养新型农民”的大学校。多次组织村民前往湖北省利川县、长沙天心农场、省油茶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先进县或农产品示范地学习取经,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培养种养科技示范户116户,实施西瓜嫁接、水蜜桃、中秋酥脆枣等项目,使很多农民脱贫致富。碗米坡镇陇木村坚持走特色产业之路,创立了以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生态休闲观光相结合的特色“农家乐”发展模式,实现了产业富民强村。

(四)“生态扶贫”改善了农村环境

以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循环农业工程和甘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通过硬化通村公路破解行路难、兴建自来水破解饮水难、新建村部综合楼破解活动难、实施集雨节水和大力发展沼气破解循环农业难、实行甘溪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破解环保难,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六年来,项目部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两千多万元改造硬化复兴镇扁朝村10.93公里,山河村20.42公里、龙家村8公里,投入两百万元在扁朝村兴建了950平方米集村小、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楼;实施了扁朝村、山河村、龙家村、陇木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4000余人、2000多牲畜饮水困难。

(五)“星火燎原”扶贫帮困遍地开花

每年在全县范围内评选爱心教师、爱心医生和村爱心带头人各五名。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宣传“爱心代表”的感人事迹让他们散发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更多的人,借助他们的正能量, “以点带面”全面唤醒大家的爱心, 让爱心传递、汇聚,最终形成爱心燎原之势。同时以这些爱心人士所在的乡镇、村落为项目示范点,每人每年实施1-2个小项目进行爱心传递,现已实施扶贫帮困爱心小项目86个,惠及保靖12个镇乡50多个村寨3万多村民。(国务院扶贫办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