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民武装部 为民排忧解难

发布时间: 2014-10-14 14:43:1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 江西省 井冈山 排忧解难

井冈山市人武部是我军成立最早的红军人武部,前身是1928年5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创建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处。建部8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他们带头弘扬井冈山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按照当年红军的那个样子,爱民为民,被老区人民赞誉为“红军传人、爱民模范”。人武部连续7年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先进旅团单位,连续17年被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2011年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他们服务老区、爱民为民的137个事迹被载入《井冈山市志》。他们爱民为民、扶贫帮困的事迹在新华社内参第1346期《国情动态清样》上刊发,军委总部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军委许其亮副主席批示:“可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人武部典型进行宣传。”

一是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等原因,井冈山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去年全市16.3万人中尚有贫困人口2. 2万人。人武部把扶贫帮困作为回哺老区人民的实际行动,广泛开展科技扶贫、生态扶贫、定点扶贫等活动。厦坪镇菖蒲村位于井冈山的北大门,是游客上山的必经之路。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猪牛不入圈、垃圾屋前倒、污水满地流的贫困村。2008年,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骨干30余次进驻该村,帮助村里完成“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发展“农家乐”22户,使菖蒲村一跃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省“最具魅力的村庄”。仅旅游一项,全村年人均增收近5000元。2002年起,人武部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强市”目标,持续实施“一村一品”绿色扶贫工程。他们帮扶黄坳乡石角村建起油桃示范区、茅坪乡桃寮村发展高产毛竹、鹅岭乡白石村引进赣南油茶、拿山乡沟边村种植井冈蜜柚和红心猕猴桃,并建立市场化营销机制,使山区特色农产品走上了“订单式”发展轨道。近10年,人武部帮扶的12个贫困村,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他们还坚持开展结对助学活动,人武部每年拿出2万元设立助学专项基金,并协调企业、军队单位捐资500余万元在井冈山兴建希望小学3所,干部职工个人先后资助贫困生200多名、让5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群众捐款捐物70多万元。

二是全力支持老区建设发展。为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井冈山人武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采取争取资金、吸引企业、引进项目等方式,帮助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先后为井冈山市引进和开发了高山蔬菜、毛竹制品深加工、花卉苗圃等20多个特色产业项目,为井冈山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坳里乡地处偏僻,4个行政村有3个是省以上贫困村,人口不足5000,年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人武部帮助该村抓住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引资兴业,挖掘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红军驿站——美丽坳里景观路”,使过去游客罕至的坳里成为红色旅游的新亮点,年人均收入4000多元。去年11月,在南京军区首长的倡导下,他们与战区经济发达的上海长宁区、江苏海门市、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等地区6个人武部,携手开展“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建设”活动。井冈山市人武部主动积极协调,主动搞好服务,6个市(区)人武部协调当地政府对口支援井冈山市的6个乡镇。目前,首批确定26个重点帮扶项目已经启动,落实资金2000多万元。

三是竭力为民排忧解难。人武部像当年红军那样忠诚使命,勇挑重担,始终把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责任,做到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就有人武部干部职工的身影。2008年初,井冈山发生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全市供电供水设施瘫痪,水电部门每天花500元雇不到一个民工。人武部时任部长袁忠主动请缨,带领民兵应急连,昼夜爬冰卧雪,将428根电杆抬上高山,保证了全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电通水。面对大雪封门,12支由干部职工和民兵组成的送粮小分队,像当年红军挑粮队一样,把草绳捆在鞋上,身背肩扛,翻山越岭,将3.7万公斤“救命粮”送到大山深处群众手中。藏在大山深处的下七乡光明村,被称作井冈山里的“小西藏”,因为不通公路,村里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富余的农副产品烂在山上。人武部急群众之所急,组织600多名民兵,自带干粮和工具,风餐露宿,与村民们一道,整整奋战一个冬季,修通了一条穿越30多个大小山包的“光明路”。6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先后紧急出动40余次,圆满完成抗洪抢险、抗雪救灾、扑灭山火、维稳处突等重大任务,营救群众12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国务院扶贫办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