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泉:汶川地震902枚硬币的那份“感动”

发布时间: 2014-10-13 15:44:16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国务院扶贫办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慈善 汶川

在江苏省南通市,有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他以磨刀为生,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磨刀老人”。他叫吴锦泉,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近年来,老人多次通过南通市红十字会为灾区捐款,向残疾儿童、向身边有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2年4月,他用“人人可为”的凡人善举诠释了慈善的真谛,高票当选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

60年前的那个“发誓”

“我是1959年8月8日入的党。”吴锦泉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他的入党时间。他虽然没有生活来源,仅靠磨刀为生,但始终怀有一颗慈善之心。“那是因为60年前我有个‘发誓’!”。原来,解放初期,因为病疫流行,他死里逃生,幸免于难,于是他发誓要一辈子做好事来回报社会!

“吴锦泉一生都在做好事!”邻居介绍,十几年前,他家附近有一条一百多米长的小路,由于路面非常狭窄,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吴锦泉自己出钱、出力,亲自动手修路。附近的村民被老人的精神所感染,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就这样,前后共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条一百多米长的小路拓宽成了大路。

902枚硬币的那份“感动”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举国悲恸。吴锦泉老人看到电视里的一幕幕凄惨情景,当即向老伴儿江莲珍吐露了捐款的心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着自行车,几经周折,找到南通电视台的市红十字会募捐点。只听得“哗”的一声,一枚枚硬币从布包里倾泻出来,经清点,共有1元硬币902枚,5元纸币20张,共1002元。在捐款现场,他说:“四川受了难,我是一个党员,今年80岁,还能挣钱,就捐给那些受苦的人吧。很少的两个钱,我力量不大,力量大再多捐一点。”

2009年6月1日,他将港闸区政府颁发的1000元慰问金及磨刀收入316枚一元硬币捐给市红十字会,定向资助市福利院孤残儿童。

2010年4月15日,青海玉树地震,他将满满一布袋1000元硬币捐到市红十字会。他成为我市第一位通过市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款的市民。

2010年8月9日上午,吴锦泉夫妇又捐出了1001枚1元硬币。“这是我们老两口给甘肃舟曲的一点心意!”这也是市红十字会接受的首笔向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的捐款!

2011年5月9日,吴锦泉所在的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在老人的慈善精神感召下,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 由五星村党总支、村委会承办的以“弘扬凡人善举,爱心传递万家”为宗旨,目的是聚集全村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村民。吴锦泉老人首个带头捐款3000元。村内多家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共筹得爱心捐款53327元。

2012年7月5日,吴锦泉送来了一台电风扇,要村委会帮忙,送给村里最困难的家庭。原来,吴老前段时间收到了另一位“爱心人士”的捐赠—— 一台电风扇!可老人说他家里凉快,不需要电风扇,决定送给村里更需要的人!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吴锦泉又背着他和老伴儿的一片爱心,来到了红十会,娴熟的倒下了攒在铁皮罐儿中的1966.2元硬币。后来,他还拿出了3000元现金,他说:“老太身体不太好,我以后要多花时间在家照顾她,出门的时间也会减少,赚钱的机会也少了,所以,我们老夫妻俩商量了,这次多捐点,以后可能来的机会少了。”不过最后还是让红十会的领导蜿蜒拒绝了,领导说:“捐款在意的是心,不是钱的多少,吴老您把这3000元拿回去给奶奶多买点营养品补补,你们老俩口的心意,我们收下了!”

2014年新年过后的第一个党员会议上,吴锦泉就向五星村“一元爱心社”捐赠3000元善款,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捐款,最终合计捐款8000余元,专项用于帮助村里的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国务院扶贫办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