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兰:17载23次赴凉山 一生为凉山守护

发布时间: 2014-10-11 16:40:41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国务院扶贫办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凉山 扶贫 防艾 慈善

张俊兰:女,汉,1962年5月,中共党员,《天津日报》社编辑、记者,已经17年在凉山扶贫助学,救助艾滋孤儿。

她最初于1997年采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从事新闻扶贫。目睹令人心碎的贫困,誓愿尽此一生为凉山脱贫而努力。从那时至今的17年时间里,张俊兰23次走进凉山从事助学扶贫: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与海外慈善家合作在四所院校设立了奖助

学金,受到持续资助的贫困生数千名;建立了51个以“福慧之星”命名的孤儿班(其中包括一些女童班、女子班、教育盲区班、精英班),正在帮助2100多名孤儿和贫困生陆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在凉山从事赈灾济困、紧急个案援助等工作……在凉山投入助学扶贫资金已经超过三千多万。

张俊兰还本着新闻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撰写了《凉山吸毒者多 艾滋病泛滥》一文,2009年10月发表于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特刊)。当时主管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件上做了指示,温家宝总理为此亲赴凉山毒品和艾滋的重灾区考察,面向凉山的扶贫和禁毒防艾因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时期,在2011年11月29日举行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凉山被列入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凉山扶贫助学、禁毒防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正在实施。

在凉山千难万险的路上,张俊兰从35岁走到52岁,把一生的黄金岁月留给了西南边陲贫困区的彝族同胞。

1999年和2005年,张俊兰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011年9月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同年11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2012年4月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奖项。

刘云山、张高丽、袁贵仁等领导同志都先后在张俊兰事迹上做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

一份阳光事业,需要用生命承诺:

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高山险壑,重峦叠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一棵放倒的大树充当独木桥,这是她进山工作的必经之路,桥下是湍急的河水发出雷鸣般的怒吼。在崎岖山路上行车时可以眼看着石头在正前方滚落。一次次遭遇霍乱、伤寒、麻风等瘟疫。由于凉山受到毒品和艾滋的危害,她在工作期间常常要与吸毒者、艾滋病患者面对面,她甚至亲手为患艾滋病的孤儿清洗黑乎乎的小手……

当她面对正在绝境之中挣扎的生命,就会把属于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我一定会把您的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定会如期抵达凉山亲手做好该做的一切。”这是张俊兰对每个捐资者的承诺。

——每一笔善款的实施都要亲力亲为,不委托中间环节。

——每一笔善款都由受助者亲笔签收并回复捐资人。

——在凉山工作期间的用餐、用车、住宿等经费全部自理。不占用、不浪费贫困区一分钱、一粒粮、一棵菜。

这是她始终恪守的三个原则。

策划项目、起草方案、考察核实、组织实施、监督回访、采购并发放扶贫助学物资、颁发助学金、与学生座谈、给学生回信、深入山寨入户寻访、了解受助学生情况……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唯恐辜负了信任与重托。

每次出发之前,她都要去年迈的父母身边,帮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聊聊天,留下一些赡养费。然后,给哥哥姐姐打电话说:“我又要出发了,别告诉爸妈,免得让他们担心。要是我有事,你们替我尽孝。”

她最早走进凉山的那年,女儿才八岁。每当她在凉山遇险,马上想到年幼的女儿。为此她写信托付身后事,一张信纸,点点滴滴都是泪痕。

母亲患不治之症的两年多时间里,也是她与海外慈善家在凉山创建孤儿班工作最繁重、艰苦的时期,在此期间她六次进凉山,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建立了19个孤儿班。

她用真实、忘我的付出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缘、地域、民族的人间大爱。如今,无数受到关怀资助的凉山孩子已经长大成材,许多人已经回到凉山成为乡村教师、公务员,护士……他们正怀着与张俊兰同样的心情面对他人、面对社会、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国务院扶贫办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