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最适宜气候区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实现区域化生产,黄淮平原宜棉程度较高,棉花品质较好,棉田可适当集中。黄河流域豫北、豫东、冀中、冀南、长江中游、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可建立陆地棉生产基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叶尔河沿岸可建立中熟、早熟海岛棉生产基地。棉花次适宜气候区应压缩种棉面积。
2、加强棉田基本建设,提高旱涝适应能力,以解决棉区的春旱、春涝、梅雨、伏旱、秋雨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3、大力加强配套蓄水设施建设,大、中、小配套,沟、渠、管配套,把自然降水最大限度的拦蓄起来,能排能灌。雨水多时蓄,雨水少出现干旱及时灌。
4、节水灌溉,遇干旱缺水时需给土壤补充水分,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保证棉田需要。
5、因地制宜改善棉田小气候,以提高单产,在春季气温回升较慢的地区可采用薄膜覆盖提高地温,育苗移栽争得农时,争取棉花早发、早结,避免早衰,提高产量。
6、棉田冬灌:每亩灌50方水时,来年春季播种时棉田20厘米深土层湿润,可供播种使用;每亩灌水100立方,1米深以下土层湿润,供水效应可持续到开花期,是防旱、抗旱的有力措施。
7、棉花三防:棉花少雨比多雨更易获得丰收,为稳产高产必须抓好三防,防蕾铃期的200毫米以上的梅雨;花铃期防30天以上的伏旱,防成铃吐絮期8月140毫米以上的秋雨。
8、棉田管理
8.1棉花播种适时早播是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棉花达到苗齐、苗壮为高产打好基础。适宜播种期因地而异,年际间也有很大差异。黄河流域棉区旱地棉田、西北内陆棉区以气温稳定通过12℃即可,华北灌溉棉田、套作棉田、低洼盐碱地棉田以气温稳定通过14℃为宜。长江流域棉区春季多阴雨,土壤湿度大,温度回升慢,播种时标准要高。,以气温稳定通过15℃为宜。
各主产棉区棉花播种期:最早播种地区为新疆吐鲁番地区3月下旬;其次是南疆地区为4月初;黄河流域棉区适播期4月上、中旬;长江流域,上游四川偏早为3月下旬-4月初;中游的湖北为4月上旬,下游迟至中旬;最晚北疆、河西为4月下旬-5月上旬。
晚播棉因地温升高,土壤湿度也要相应提高至70-75%为宜。
黄河流域棉区春旱机率大,播前干旱、缺水,土壤墒情不足的年份,需播前浇水,足墒播种,新疆河西内陆棉区足墒播种。
长江流域棉区春季多连阴雨,土壤过湿要降湿排涝。
北方盐碱地区在4月-6月上旬可选择在中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播种,利用雨水洗盐碱以利保苗。
8.2苗期:5月棉花处于幼苗期,需水量小,同时苗期也比较耐旱,通过合理的中耕保墒措施能满足棉花生长对水分的要求,一般不需浇水。
8.3蕾期:进入初夏棉花耗水量增加,要求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5-75%,否则要及时浇水,增加伏前桃,减少蕾铃脱落;若土壤水分达80%,应加强中耕,控制水分。
黄河流域棉区6月处于汛期来临之前,干旱机率较高,6月上旬降水量20毫米以上对棉花产量形成有利。若无降水要及时浇水补充土壤水分的不足。
在南方棉区蕾期正逢雨季造成涝渍害,使棉花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需要清沟排水,消除明涝暗渍。若遇干旱的棉区应及时浇水抗旱。
8.4花铃期:伏秋干旱易导致蕾铃大量脱落和植株早衰。因此旱期要及早灌水抗旱。遇暴雨而发生涝渍灾害,必须清沟排涝,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棉花正常生长。
防止烂铃,烂铃主要发生在8月下-9月上中旬,减少田间郁蔽,使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棉田湿度。
8.5吐絮期:黄河流域棉区进入吐絮期,雨季已过一般多秋高气爽天气,温度适宜。南方棉区,有些年份出现“秋老虎”天气都有利于秋桃成熟,争取更高产量,但常出现秋雨多,温度下降快,易造成棉株贪青晚熟或早衰应该及时防涝及时清沟排渍防止贪青晚熟,减少烂铃。若遇久旱应及时浇水,防止棉铃逼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