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我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2年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东北主产区具备偏重流行条件,发生面积预计3600万亩。为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晚疫病重发区防控处置率达100%,一般发生区防控处置率达8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占防控处置率3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0%以上的目标,平均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二、防控策略
以推广抗病品种、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和药剂应急防控为重点,健身栽培为补充的全程综合防控策略;病害流行期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及时有效控制病害流行。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
西部高发区。包括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等省(区、市),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以及甘肃、陕西南部等地,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是核心,气候适宜时提前预防是基础,发病初期应急防治是重点。
北方常发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华北的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全部以及西北五省,提倡抗病品种合理布局,以天气适宜时封垄前施药预防为基础,发病初期突出应急防治。
其他偶发去。主要包括辽宁、河北、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等二季种植区,以及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冬季种植区,采取加强病情监测,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一旦病害发生流行,及时施药防治。
(二)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1.储藏期:马铃薯收获前一周进行杀秧,把茎叶清理出地块外集中处理。选择晴天收获,避免表皮受伤。入窖前剔除病薯和有伤口的薯块,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天。贮藏前用硫磺熏蒸消毒贮窖,也可腐霉利·百菌清复合烟剂或三氯异氰脲酸烟剂。贮存量控制在贮窖容量的2/3以内。贮藏期间加强通风,温度不低于4℃,湿度不高于75%。
2.播种期:
(1)推广脱毒抗病种薯。健全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立无病留种基地。留种田要与大田相距2.5千米以上,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单打单收。各地根据马铃薯田间表现,筛选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推广。
(2)种薯处理。种薯切块播种时,切刀用75%酒精、0.1%高锰酸钾液或福尔马林浸泡消毒。拌种可选用68%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按种薯重量的0.2%加适量草木灰或石膏粉混合均匀后拌种。拌药种薯避光晾2小时以上待药液吸收后播种。
(3)高垄栽培。积极推广高垄栽培,尤其在雨水多、墒情好的地方。可采取垄上播及平播后起垄等方式,降低薯块带菌率。
(4)健身栽培。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合理轮作,避免与茄科类、十字花科类作物连作或套种,禁止与番茄连作。
3.生长期:
(1)中心病株处理。加强调查,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连根及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深度1米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的植株喷施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等药剂进行封锁控制,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阻止病害扩展。
(2)现蕾期控制徒长。在现蕾期当株高30~40厘米,且有徒长迹象时,用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均匀喷雾。
(3)药剂防控。现蕾期后开展大田普查,现蕾至开花初期,在连阴雨来临之前喷施2次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全络合态)、丙森锌、双炔酰菌胺等进行预防。田间见病后,可选用内吸性杀菌剂,如精甲霜灵、霜霉威、烯酰吗啉·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喷雾力求均匀周到,若喷药后6小时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注重轮换用药,交替用药。要积极组织专业化防治队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阶段进行统防统治,特别是开花初期至收获前。
五、关键工作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马铃薯出苗后,在生长的关键期,实施定点监测与大田普查相结合,执行5天一查7天一报的监测制度,准确发布晚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态势,科学指导大田防治。
(二)强化宣传指导。要充分利用电台、广播、网络、报刊、板报、明白纸、宣传册、挂图等多种媒体,宣传晚疫病等病害防控重要性,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普及晚疫病等病害诊断及防控技术,指导农户科学防控,提高防治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
(三)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马铃薯晚疫病是气传流行性病害,一旦气候适宜,很容易大面积蔓延,防控的及时速效是控制蔓延的最佳手段。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力推进大面积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防控效果。(据农业部网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