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到8月16日17时统计,辽宁旱情已涉及全省14个市的76个县(市、区),受灾人口300万人。
据最新统计,辽宁各地受旱面积达3008.9万亩,比一周前受旱面积翻了一番。其中干枯434.9万亩,重旱1149.6万亩。有68.8万人,21.5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有1个地级城市和4个县级城市供水受到影响,日缺水总量约10万吨。另外,全省林地受灾面积近1000万亩,其中辽西北地区818万亩。
近60年不遇的严重伏旱,使辽宁各地普遍受灾,旱情严重的锦州、阜新、朝阳、葫芦岛四市已经发出抗旱总动员。连日来,全省各地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抗灾自救工作,将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农民遭灾不减收。
鞍山市各级政府农业部门组织了200余名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千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农田,指导农民科学抗灾。除组织当地农民采用井水、水库存水、河水对农田全力开展灌溉外,变被动为主动,发展设施农业,利用“阳光工程”对受灾农民进行转移培训,强化劳务输出,力争农业减产农民不减收。
丹东市挖掘水源,增打补水井,提高供水能力。对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设施,进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缓解旱情。一些果园在灌溉的基础上,利用秸秆、杂草等进行覆盖,以降低土壤温度,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抗旱保墒作用。
受灾较重的锦州市引导群众适时进行结构调整,把增加收入的重点转到发展经济作物、发展以棚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上来,同时大力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发展养殖业和手工业,力求实现种植业损失其他产业补,农业减产农民收入不减。
受灾最重的朝阳市,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优先保证人民生活用水。针对山区的庄稼无法得到浇灌的实际情况,各地根据实际调整作物结构,大力发展保护地畜牧业等避灾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辽宁全省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236亿元,其中省政府决定新增5000万元抗旱资金。出动抗旱人员109万人,开动机电井4.57万眼、投入机动抗旱设备11.26万台套,累计浇灌面积546.6万亩,临时解决了19.93万人、8.5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问题。 (记者姚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