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疮痍的汶川大地震灾区,是我国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和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分布区。记者昨日获悉,我省本有大熊猫栖息地144万公顷,地震后通过卫星图片初步判断,其中约有12万公顷“过去森林茂密、现在全部裸露”。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堪忧,可目前野外条件还不允许巡护人员直接到达现场……
个案
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受灾
今年4月23日与大熊猫的亲密接触,是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大熊猫最近的邂逅。“地震时,我们都在平武县城的办公楼,庆幸的是,整个保护区没有人员伤亡。”保护区副主任鄢蜀歧说,地震后他们被分成了两拨,轮流支援受灾严重的南坝镇,同时完成保护区内部的重建工作。保护区离县城很远,山垮得很厉害很难进入,主任薛才喜冒险去了一趟,拍下了一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本来平整的柏油路,拱了两三米高;看似不可动摇的威严大山,成了一盘散沙,曾经的绿色浓荫被黄色的裸露山体所替代,还有的山,如同被硬生生劈了一圈……根据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整个小河沟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28277公顷,在全国第三次调查中,统计到了28只大熊猫。地震让该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5%,至于震后大熊猫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灾后调查。
数据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损毁12万公顷
昨日,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地震灾区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850万亩,占到全国大熊猫保护栖息地的83%,野外大熊猫数量1400只,占全国大熊猫种群88%。地震中有49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受损,8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彻底损坏,占重灾区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8.3%。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总工程师严旬特别提及了四川,“通过我们对卫星图片的初步判断,预计严重受损、毁坏的大熊猫栖息地在12万公顷左右,基本上全部没有了。过去是森林茂密,这次地震后,全部裸露。”
影响
大熊猫食物和健康受威胁
这些数字的背后,对大熊猫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野生动物在野生状态下,如果不是被直接砸死,应该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栖息地的变化。”严旬分析说,特大地震灾害引起的山体滑坡和森林大面积的损毁,对大熊猫野生的种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首先是破坏和影响当地生态和大熊猫的栖息地。植被破坏后,会形成荒芜的迹地,导致该区域内的部分动植物生境将丧失,威胁当地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生长。造成大熊猫住宿的洞穴受损或坍塌,或造成大熊猫喜于居住树洞的干树可能斜倒,还使大熊猫活动路线遭到不同程度阻隔或破坏。其次影响了大熊猫的食源。保护区内水体污染,一部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箭竹被埋没和砸毁,威胁到大熊猫的健康和食物安全。三是干扰了大熊猫的正常生活。大面积、大区域的山体垮塌,给大熊猫的迁移造成自然阻隔,也使很多地方的大熊猫个体之间失去相互联系的通道,形成“生殖孤岛”,进一步加剧了大熊猫的濒危。
不过,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还是持乐观态度。该负责人表示,我省的大熊猫栖息地一共有144万公顷,被完全损毁的不到总数10%。此外,大熊猫经过几万年的进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生存能力也很强。虽然森林被损毁对大熊猫有影响,但不是致命的。
应对
严密监控大熊猫栖息地的竹子
国家林业局表示,在山体垮塌的地区,第一手资料还拿不出来。而一旦条件允许,要求在第一时间了解野生大熊猫有没有野外死亡或受伤,一旦发现受伤,会采取紧急的救护措施。 同时对大熊猫的栖息地和受损情况做出评估和监测,对大熊猫设施损毁给予修复,下一步还要对大熊猫栖息地的竹子进行严密监控。据悉,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后,国家林业局曾监测到局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竹子开花枯损。本报记者 张欧
○相关新闻
地震对我省生态环境影响深远
本报讯(记者 张欧)近日,四川省林业厅组织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对我省林业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地震区域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生活或分布的陆栖脊椎动物有419种,其中大熊猫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7种,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24种,共建有3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2498.1万亩。地震造成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每个保护区不同程度受到损伤,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孤岛效应”对1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影响较大,地震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