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50年大旱黄金水道告急
今年,长江流域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由于上游来水偏少,长江中游频现“肠梗阻”,10月以来,长江主干线已经发生40余起船舶搁浅事故。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本月5日发出紧急通知,宣布长江中游因枯水形势严峻进入二级橙色预警状态。
据介绍,今年搁船事故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往年同期。仅中游“超吃水”船舶搁浅事故就多达33起。目前,监利窑监、沙市太平口等多个浅水道险情已经初步控制,通航基本恢复正常。
但长江航道局有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明年1月底2月初,水位会跌破132年来的最低,达到“新低”,通航状况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11月21日,载煤3400吨的重庆籍货船“圣通818”搁浅,造成200多艘运输船堵塞36小时,一度封航。12月1日,一艘载满1400吨氯化钾的“皖兴仁1号”又在窑监水道搁浅,80多只船受阻,断航10小时。
12月19日22时,险情最为严重、长江中游治理难度最大的监利窑监疏浚现场。长江航道局航道处副处长仲伟斌告诉记者:“现场共有150名施工人员,四艘疏浚船轮流作业。现在,修缮和疏浚已经花费了1000多万元。疏浚工作将持续到明年4月。”据了解,在沙市太平口,“航浚6号”也在进行紧张作业。
记者在窑监水道施工现场还了解到,“皖兴仁1号”轮船破坏的窑监水道主航道还在后期修复中,原预备航道开辟为新的主航道。当时全部淤死的主航道修复完毕后将作为预备航道使用。
水文局:2月水位跌至132年最低
“今年枯水期比去年提前了1个多月,12月的最低水位也提前了半个月到来。沙市、汉口、九江水位分别比近5年同期的平均值低0.42米、1.60米和2.03米。”长江航道局宣传科科长王取发告诉记者。中游宜昌、沙市、监利、城陵矶、汉口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低1米多。上游各支流水库、洞庭湖、鄱阳湖等水位均偏低,长江全线陷入“小河无水大河干”的窘境。
据长江水文局统计,2007年2月27日长江上游曾出现132年来的最低水位。航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往年枯水退落的规律,到明年1月底2月初,水位还会降到新的低谷,跌破132年来最低水位。
记者看到,在长江和汉江交汇处的武汉集家嘴附近,江水退后,很多市民在裸露的江滩上种上了小菜。修剪整齐的菜圃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菜园子”。12月18日一早,在自家的“试验田”上施肥的付先生说,他10月份就开始在这里种菜了。
航道局:下泄流量减少一半
正在施工的荆岳大桥建设工地旁,记者看到,从荆州白螺镇通往岳阳的过渡水道中,大量浅滩露出水面,江边正停留着两艘挖沙船,岸边已经堆积了大量沙土。附近居民告诉记者,2005年第一次看到江底的浅滩凸出水面,今年露出来的面积比往年都大。
对此,航道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是降水量少于往年,上游来水少,形成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其次,三峡汛后,进行了一次蓄水,12月初下泄流量在5000立方米/秒,只有以前流量的一半。12月4日,中游船舶搁浅船严重。经过双方的协商,三峡增加下泄流量约200立方米/秒,但对改变中游枯水现状的作用有限。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江水委则认为: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
“三宗罪”:枯水期、超吃水、浅水道
据长江航道部门分析,枯水期提前到来,“节奏太快”。枯水期一般指头年11月到次年4月。每年年初2月,水位会达到最低,是真正的“决战枯水”高峰期。今年从11月底以来,险情不断涌现,疏浚工作提前进入紧张期。枯水给通航骤然施加了压力,同时,“超吃水”现象和“浅水道”的客观条件也是今年搁船事故频发的原因。
目前,正值长江能源物资运输最为繁忙的时期,也正是大大小小的货船赚钱的好时机,超吃水现象屡禁不止。目前中游航道维护水深在2.9米,而搁浅的“圣通818”吃水达3.5米,“皖兴仁1号”吃水达3.15米,都属于严重“超吃水”。不少船主采取谎报瞒报吃水,少数船舶的吃水线甚至是“自制”的。长航局自成立以来首次起诉运输船,由于破坏航道,向船舶“圣通818”索赔18.6万元。
另外,由于长江干线航道尚未完成系统治理,航道基本还处在天然状态,枯水时节,浅滩裸露,航道浅窄,弊端尽现。“整个长江上,像窑监这样的浅水航道一共有16个。长江航道局航道处负责人说。“一点不通,全线不畅。”这些碍航浅滩就像“血栓”一样,每年出事的地点都不一样,今年中游比较严重。
由于封航疏浚的进行,许多待航的运输船停留在岸边等待航道开通。正在岸边待航的船主孙林告诉记者,现在油涨价了,很多私人的小船,经常跑一趟连油费都赚不回来。
长江上的龙头老大长航集团也开始咬紧牙关。长航集团运输部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目前长航集团在整个长江段每月货运量达400万吨,仅枯水期增加运力所增加的油耗达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