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制。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指为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的云物理过程进行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等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我国有组织的人影工作,主要是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始于1958年,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各级政府领导,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管理、实施和指导的领导管理体系,在国家一级有“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协调会议制度”,初步建立了以气象法为核心的法规体系,形成了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省地县三级业务体制。
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近年来我国“人影作业”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对人影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作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炮、火箭增雨(雪)防雹工作发展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在为农业抗旱、防雹服务的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了增加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扑灭林火、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以及大型社会活动气象保障等专项服务与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人影作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1月至10月,各地各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已有21个省(区、市)使用32架飞机、作业飞行323架次,30个省(区、市)组织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19600余次。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先后建立了功能各异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记者王立彬)
|